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北京基层公务员:幸好老婆不是公务员,赚的比我多【4】

2014年12月05日15:02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北京基层公务员:幸好老婆不是公务员,赚的比我多

  观点

  “应对公务员各项待遇通盘考虑,将退休前后工资打包比较”

  在IT企业工作刚满三年的小白,涨过两次工资,每次一千元。而他已经不能算是“基层公务员”的父亲,还有几年就要退休了,至今的工资还比不上儿子第一个月的收入。

  听惯了身边小伙伴对公务员的“怨愤”,小白从不去替父亲分辨什么。“公务员跟企业确实有差别,我们每天每月的工作量明摆着,能不能涨直接按规定来。公务员体系缺乏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这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扭转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教授刘昕认为,现在所提的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只是对原有工资体系框架的漏洞修补。“当年设计时的问题在于,假定物价是稳定的,市场工资涨得很慢。职务级别没有变化时只涨职级工资,每一档差几十块钱。对公务员来讲,县里当到县长才是处级,局长才是科级,大多数人干一辈子也就是主任科员,工资始终涨不上去。这次是想把职级拓宽,即使当不上科长,工资也不至于在主任科员那一档就封顶了。”

  但刘昕并不认为这个方法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公务员工资问题,“整个公务员工资体系应重新调整,真正做到和企业横向比较。”他介绍,这方面国外有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例如美国实行的是以岗位为中心的评价方法,分别对政府和企业的岗位打分。企业的工资可由市场决定,政府可参照同类岗位定工资,总体上控制在中等水平。而日本的工资体系则以人为中心,不太讲究职位,更强调资历、学历。

  当然,将政府跟企业的工资全面进行比较很困难,通常是找几个标杆,再通过政治上的决策,制定政府内部上下浮动的范围。“新加坡就是从公务员中找两个标杆跟企业对应,内部再做划分。新任副部长为1.0,部长可能是1.4,副总理是1.6或1.8,总理是2。”

  而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情态是,每每传出给公务员涨工资的消息,对他们“不交社保却领较高退休金”的质疑总被人们频频提及。就连父亲感叹自己工作了一辈子,结果还比不上年轻的儿子赚钱多,小白也会“打趣”说,“得啦,您还省了一辈子的社保钱呢!”养老金双轨制,同样被刘昕视作公务员工资无法参照企业制定的首要障碍。“参照企业工资水平时,应对公务员的各项待遇进行通盘考虑,将退休前后的工资打包比较。我个人觉得,还是应该尽快消除双轨制,原则上实现公务员工资按劳动力市场水平制定。”

  更为复杂的是,公务员调薪还涉及整个社会对其总体评价。“现在的公务员队伍面目模糊,缺乏岗位细分、描述和评估。”刘昕指出,一说给公务员涨薪,老百姓就会想到平时接触最多的窗口办事公务员,觉得干活不多,技术含量不高,不该涨。事实上,公务员中也有一些高精尖岗位,工作难度很大。“真正合理的公务员工资,要让该高的高起来,该低的也能低下去。”

  主笔:魏婧宗媛媛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责编:潘婧瑶、刘军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