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后
拍摄遇中央反腐反特权“当口”
十八大召开后,这位多次创作主旋律作品的编剧注意到一些新动向:中央出重拳反腐,不管职务多高,只要违反党纪国法,老虎苍蝇一起打。
“从2000年《生死抉择》到现在,银幕上很少出现反腐、反特权的电影,现在迫切需要严惩黄克功之类的故事,正是当口。”王兴东重新修改了2005年写成的剧本,通过北京市电影公司上报走审批程序。
剧本蕴含的现实意义,很快得到官方肯定。2013年7月,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审读剧本后认为,“废除对有贡献的人在法律上的照顾,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示范意义;体现了我党从严治党、治军的决心和价值追求,对现实有警示意义”。
王兴东记得,去年8月,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电影组第一遍审看剧本,提出6点修改意见。
当时,时间离陕北的秋天近了,黄克功行刑是10月,错过季节就无法拍摄了。
修改后的剧本中,毛泽东对黄克功事件表态,要求依法审判,移交边区法院,并参与选定审判长;审判大会上,毛泽东给法庭的信,当庭答复了黄克功不能赦免,并向全党全军发出“一切共产党员、一切红军指战员、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黄克功为前车之鉴”。
剧本再度送审,一致通过。
四中全会前
请中纪委和司法部门审看
今年3月底,样片大概制作完成,剧组主动请中纪委和司法部门审看样片。
此前,王兴东因拍摄电影《法官妈妈》结识了时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军。张军如今的职务是中纪委副书记。全国两会前,剧组非正式邀请张军到北池子大街67号的北京市电影公司看片。
“张军说,这部影片讲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法治的思维、法治的方式反对腐败。这个主题重大,也很贴近现实。特别是我们现在办案的力度越来越大,把这部影片拿出来再推动一下,很难得。”12月1日首映式结束后,王浙滨回忆说,“中纪委领导肯定影片,让我们对以后的审查比较有信心”。
全国两会前后,王兴东第一次听说,十八届四中全会将研究“依法治国”。
王兴东觉得,在此背景下,电影《黄克功案件》契合当下的“大气候”。
为了让电影的拍摄手续尽快完备,剧组请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审看样片。王浙滨说,周强观后评价“影片很好地回答了一个问题,共产党不是搞人治的,从历史上就是坚持民主法治的”。
2014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为影片《黄克功案件》致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提出审看意见。
王浙滨记得,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审看影片后说,“黄克功案”对当今把权力关进笼子,反对特权、反对腐败有重要意义。曹建明还建议,可否适当加重公诉人胡耀邦的戏份和情节。
这部片子得到中纪委、最高法和最高检的肯定,王浙滨很欣慰。今年8月初,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经过多方审看的电影《黄克功案件》,终于走完了公映前的所有程序。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