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专家否认“地铁雾霾超地上16倍”:最高不超12倍【2】

2014年12月04日08:10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地铁雾霾超地上16倍”不靠谱

声音

  检测机构:未提出16倍的结论

为证实报道中所用数据的准确性,北青报记者昨天联系到了达尔问环境研究所的负责人赫女士。

赫女士表示,她正在外地出差,尚未看到网上的报道,对方确实联系过自己,她给出的是网站上公布过的数据。对于报纸所用数据与网站公布数据是否匹配,赫女士表示自己对此还不知情,但可以在网站找到原始数据。“我不知道他们给的是什么数据,也不知道是怎么给的,但16倍这个结论并不是我说的。”

北青报记者看到,研究所的网站上确实有几组地铁PM2.5数值的测量数据,但并未发现报道中提到的2号线与8号线换乘站鼓楼大街站的测量数据。与此同时,网站上没有公示去年1月份的PM2.5检测记录,这与报道中所述的数据记录时间也不吻合。

“我们的仪器是随身携带的,就想测试不同环境和场所的PM2.5数值,看看是否有明显的区别。印象中有人说过地铁的通风不太好,所以在地铁也进行了测量。”赫女士说,研究所并没有对地铁环境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也并非为得出结论而刻意采集地铁的PM2.5数值。

研究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在去年5月曾对地铁的PM2.5数值进行过检测,是和一所学校的师生一起进行的,“学生家长觉得地铁里人杂,各种气味也比较重,怕对孩子身体有害,所以想请我们帮忙检测一下气体成分。”由于研究所并不具备符合检测条件的仪器,所以使用了测量PM2.5的设备进行了记录,并随后将数据发布在了网站上。

地铁中的PM2.5数值与室外数值相差如此悬殊,是否为常态?研究所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报道中引用的数据是个例,并不具备借鉴价值。“室外PM2.5数值为8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但并非日日如此。若室外PM2.5数值为500,地铁内测量数值也不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受室外空气质量的影响不是很大。”

据了解,北京市朝阳区达尔问环境研究所,是一家经民政局批准正式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致力于环境质量检测与研究。其在官网上发布声明称,颗粒物浓度检测(PM2.5)等仪器为便携式测试仪器,更适合用作现场的快速定性测量。但达尔问自然求知社不具备专业检测资质,检测结果仅供公众参考。如果公众需要权威检测结果,建议并协助公众咨询具备专业检测资质的权威机构。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潘婧瑶、盛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