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重庆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分类收集容器将统一外观和规格,区分颜色和标识;2016年起全面推广【2】

2014年11月21日07:02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重庆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分类收集容器将统一外观和规格,区分颜色和标识;2016年起全面推广

   德国为回收塑料瓶提前收取押金

  生活垃圾处理不力,城市随时会面临“垃圾围城”的困扰。一些国家早在垃圾分类处理问题上,累积了大量可行的经验,看看他们的故事,兴许会得到许多启示。

   德国

   设置很温馨>

   扔玻璃制品会有声响

   回收区远离居民楼

  德国很重视环保,有着严格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其垃圾回收利用率在普遍重视环保的欧洲大陆也是排行第一的。

  德国每个州的垃圾分类有所不同。以首都柏林为例,大体可分五大类:有机垃圾、轻型包装、纸制品、玻璃制品以及其它生活垃圾等。每一种垃圾分类都有一种颜色代表。在柏林的大街上,通常会看到四个垃圾桶,分别用于装除了玻璃制品以外的四大类垃圾。为什么没有装玻璃的垃圾桶呢?因为丢弃玻璃制品会发出声音,所以该类垃圾桶通常都统一安放在一个专门的回收区,远离居民楼,以免造成噪音污染。

  德国还是整个欧洲唯一一个实行塑料瓶回收押金制度的国家。在民众购买水或饮料的同时,提前征收0.25欧元的瓶子押金。大型超市都有专门的机器回收这些塑料瓶,民众将空瓶放进回收机器之后,就可拿回之前支付的押金。这样,德国就避免了重新生产这些塑料瓶的过程,达到了低碳环保的目的。

   英国

   不忘做公益>

   收书本的垃圾桶标明

   将把书捐赠出去

  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威斯敏斯特市街头,垃圾桶都是分类垃圾桶,一般只有两个口,一个负责普通垃圾,一个负责可回收垃圾。在任何一个居民区,都配有一座垃圾回收站。一个垃圾回收站有七八个大型垃圾桶,可供回收的垃圾包括纸制品、易拉罐、塑料饮用水瓶、玻璃瓶等,一些特殊的垃圾如报纸、书本、鞋子甚至衣物,也都设了专门的垃圾桶供市民使用。例如在一些回收书本的垃圾桶上,印有回收机构的名称,表示投进去的书会最终卖给缺少书本的地区供再次阅读;在街面垃圾桶中,不少还带有饮料厂家符号,表示若投进该厂家的饮料罐,厂家会负责回收。

  在北伦敦伊斯灵顿市的Drayton Park大街上,几乎每个家庭院落内都配备了不止一只垃圾桶,包括普通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及餐厨垃圾桶。“这些垃圾桶,都是我们免费提供给居民使用的。”伊斯灵顿市新闻官Charles Dean说,伦敦33个自治市或区,对于垃圾收集和处理并没有统一规定,但大致上都执行垃圾回收政策。

   日本

   细致到抓狂>

   印发倒垃圾辅导手册

   注意事项有500条

  在日本,为了让人们更清楚什么是垃圾分类,每搬到一个小区,物业都会送上一本厚厚的倒垃圾辅导手册,图文并茂,仅注意事项就多达500多条。比如:纸箱务必拆开,铺放平整打捆;电线插头务必和电器捆绑在一起;棍棒类的长度不能超过50厘米;厨房垃圾需要沥干水分用报纸包好;带刺的或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并贴上标签;用过的喷雾罐要扎一个孔以防出现爆炸;食用油需要用抹布擦干净,且瓶口必须用报纸封住……还有些细则简直匪夷所思,比如:用过的信封因为有残留的胶水,所以不能算废纸;扔掉罐头盖前,要先把嵌进里面的橡胶皮垫拆下来;丢弃一辆自行车,必须附上一张纸条“这是我不要的”;袜子,仅一只属可燃物,若有两只且“没被穿破、左右脚搭配”则升级为“旧衣料”……

  辅导手册的背后,还附赠一个彩虹年历——每一种颜色代表哪一天可以扔哪类垃圾。如: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周二上午收资源垃圾等。对于居民来说,这便意味着周一吃的鱼,直到周四才能吐骨头……

  许多初到日本的留学生嫌麻烦,抱着侥幸心理乱丢垃圾,却不知日本遍布着由志愿者组成的监察队,他们的职责就是搜索违法垃圾袋,再送回主人家,提醒主人必须用正确的方法投递。日本很少有职业歧视,但如果你不会倒垃圾,破坏了公共卫生,就会被人翻白眼。

  在日本,每一个遛狗的人出门必带“四宝”:纸、水、夹子、塑料袋。这意味着:狗主人不能把便便捡起来就完事,还要把地面用水清洁干净才算有功德。虽然麻烦,但收获亦是显而易见的——城市整洁,连雨天路面的积水都清澈见底。日本人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一边换鞋,一边从兜里往外掏垃圾:车票、卫生纸、橘子皮、包装袋、饮料瓶……再不厌其烦地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整理,对号入座丢进不同的垃圾袋。据《三联生活周刊》《羊城晚报》

   编后>

   “小事”要“大做”

  去年3月,我去了一趟日本。早就听说在日本扔垃圾是个头疼事,结果刚登上成田机场的大巴就领教到了——发给乘客的红豆面包,吃完后包装袋绝不能留在车上,须自行带回住地,再做分类处理;矿泉水瓶扔的时候瓶身瓶盖不能分离,方便回收。入住酒店后,服务人员明确告知:客人不要的东西如包装纸盒、饮料瓶等,要统一堆放,并贴上“不要”的字条,他们才会收走。之前有客人将废弃文件留在客房,但没有标注,酒店方最后将其寄到了对方家中……有人问日本人为何严苛得如此可爱,他们答,做任何事都要有公德心。

  在东京的十多天内,每天出门前我都得查看是否带了垃圾袋。如若忘记,这一天都会惴惴不安,兜里、包里塞满了各种垃圾,又找不到地方清空——日本街头垃圾桶少之甚少,若被发现有意携带大量垃圾在公共垃圾桶集中倾倒,还会面临罚款。这样的亲身体会,让我多少感到痛苦,并也开始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扔垃圾这一举手之间的小事,有多少人想过对与错?如果大家都能在这个“小题”上“大做”一番,纠正错的,保持对的,这种力量带来的改变,将是巨大的。程果

(来源:重庆晨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