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657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属于联合国人居署评价标准的“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一半污染;国控重点湖泊水质四成污染;31个大型淡水湖泊水质17个污染;9个重要海湾中,辽东湾、渤海湾和胶州湾水质差,长江口、杭州湾、闽江口和珠江口水质极差……
伴随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受损情况触目惊心。世界银行在一份报告中发出警告:用水需求与有限供给之间差距的扩大,以及大面积污染造成的水质恶化,有可能在中国引发一场严重的缺水危机。
京津冀“极度缺水”
“每天早晨先把水缸、水桶添满,洗菜水不敢倒,留着冲厕所。”今年下半年的一段时间,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温馨家园等多个小区分时段停水,居民刘女士让儿子特意买几个桶专门储水。
水厂表示,今年雨水少,区域内新楼盘入住人口增加,地下水位降低,供水严重不足。
马驹桥的这一幕,是日趋严峻的城市缺水状况的缩影。
京津冀人均水资源仅286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而全国657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属于联合国人居署评价标准的“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
北京市政府门户网站“首都之窗”显示,目前北京居民喝的每三杯水中,就有两杯为地下水。而令人不安的是,据北京市水务局数据,北京地下水位已由1999年的平均12米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平均24米左右,在北京地面上已形成2650平方公里沉降区。
水利部资料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年平均缺水量高达500多亿立方米。北方缺水尤为严重,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但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9%。
“目前,全国年用水总量近6200亿立方米,正常年份缺水500多亿立方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副司长陈明说。
在供水能力方面,一些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水源工程建设严重滞后,工程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西北等地资源性缺水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专家预计,我国将在2030年左右出现用水高峰,届时全国用水总量将达到上限,供需矛盾会更加突出。
水污染威胁饮水安全
除了水少,水还在变“脏”。
兰州、武汉、靖江……今年4月10日至5月9日,短短一个月之内,我国就有三座城市发生饮水安全问题。而这只是我国饮水安全环境日益脆弱的一个缩影。
《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总体轻度污染,其中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五大水系水质污染,全国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中,约六成水质较差和极差。国控重点湖泊中,水质为污染级的占39.3%。 31个大型淡水湖泊中,17个为中度污染或轻度污染,白洋淀、阳澄湖、鄱阳湖、洞庭湖、镜泊湖赫然在列,滇池水质重度污染。
更令人担忧的是,水污染已由支流向主干延伸,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由地表水向地下水渗透,由陆地向海域发展。
水源变差,就需要自来水水厂采取多种措施保障水质。2012年7月1日起,我国开始强制实施新版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这一标准被业界称为“堪比欧盟,甚至有些指标超过欧盟标准”。在106项强制标准下,各地都采取措施力求达标。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政府在供水领域投入不足,导致城镇自来水管网中,相当数量的不达标管网长期运行。
南昌水业公司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添置满足新国标需求的检测设备,经检测其出厂水质达标。但仍有不少南昌市民反映,水里有异味难以饮用,有关部门发现,问题就出在二次供水管理和设备上。
放眼全国,尽管进行了大范围的管网改造,但仍有不少低质管网和超年限服役管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老旧水管易腐蚀、结垢,产生微生物细菌种子,与水中营养物发生反应,形成“二次污染”。
据业内调查,个别城市的供水设施使用年限已接近甚至超过50年,跑冒滴漏现象普遍。因管网老化或挖掘破坏而造成的爆管事故等也时有发生。在北京,老城区管网漏损率达15%至20%。
由于市政供水管网压力不够,一些老旧小区六层以上的建筑都需要借助二次加压实现供水,有些二次供水水箱处于无人看管状态,常年未清洗、消毒或未盖加锁,影响了水质。
水龙头铅超标也是一个隐患。温州市家庭作坊生产的“毒水龙头”被曝光,经检测其锌含量大大超出国家标准。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