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自2001年福建省在全国率先提出治理餐桌污染以来,一场声势浩大的食品放心工程建设战役随之打响。福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为切实保障餐桌安全织就守护大网。
这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14年间,早起步、迈大步的福建,既是试验田,更是示范区,以改革魄力和首创精神,在保障食品安全上实现突破。
化粗陋为精细,建章立制夯实食品安全之基
“在生猪进场处设一个斜坡,喂了瘦肉精的猪往往腿软无力,因此,爬不上斜坡的生猪就怀疑使用了瘦肉精。”谈起当年的土办法,原福建省食安办主任钟安平至今仍记忆犹新。2001年,在全国率先提出治理餐桌污染的福建省,将当时问题最突出的生猪作为第一年的治理重点。然而,法规标准不健全、执法依据不完善、检验手段和经费不足等一系列现实却成为卡在治理瘦肉精工作的道道难关,“如今看起来有些可笑的办法,在当时却是尴尬的现状。”
迎难而上,福建对症下药。一方面,迅速出台了本省瘦肉精检测地方标准,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瘦肉精尿样检测,加大抽检密度,对进入县以上定点屠宰场的生猪每批进行抽检;一方面,加大对养殖环节使用瘦肉精和私屠滥宰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将检出瘦肉精的养殖场列为全省采购禁地,将销售和使用瘦肉精养猪作为刑事犯罪追究责任。
多管齐下,立竿见影。2001年底,福建生猪产销环节瘦肉精检出率从上年的70%下降到8%以下,近年来已多年没有检出。
一头猪从管不住到管出安全与放心,是福建省狠抓食品安全不放松的一个缩影,而蕴含其中的核心,正是精细标准、建章立制。
“加快治理‘餐桌污染’,推进‘食品放心工程’建设,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全的食物消费环境,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紧迫。”2001年8月24日,在福建治理餐桌污染暨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会议上,时任省长习近平的一番话至今仍掷地有声。14年间,福建省委、省政府遵循着这一精神,接力传承、锲而不舍,机制建设长效持久。
率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指导和管理农民用药;率先将饮用水纳入食品安全管理范畴,在全国最早完成水源保护区建设;率先开展并成功推行“农改超”,让生鲜食品进超市,来源可追溯;明确各级市、县长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治理餐桌污染负总责,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如今的福建,突出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流通、消费四个环节,形成了生产加工、市场流通、标准认证、质量检测、法治保障、组织实施、社会监督、健康消费八大体系,无缝衔接的食品安全全方位监管治理目标。
高台起于垒土,14年的不懈实践,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省未发生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蔬菜农药残留抽检超标率由2000年的30%下降到目前的2.6%,水产品药物残留抽检超标率从2000年的30%下降到目前的1%,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达到97.4%……放心食品从田间地头摆上了人民群众的餐桌。
从田间到舌尖,系统监管织密食品安全之网
11月8日,福州市民陈女士正在永辉超市福新店内选购食品,拿出手机,她对着一包绿豆标签上的二维码扫描后,产地、种植面积、营业执照、自产自销证明等信息立刻显现。“现在不但要吃得好,还要吃得健康。”陈女士乐呵呵地说,“这样的食品吃得放心。”
陈女士的放心,得益于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自2011年起,可追溯体系建设连续3年纳入福建治理餐桌污染的重点项目,建立可追溯体系示范企业近1000家,累计建立食品经营主体数据21.2万条,初步实现“流向可追、来源可溯、质量可靠”。
二维码一扫,便知食品从哪来、到哪去,食品可追溯体系实现了从舌尖到田间的串联,也是福建综合治理餐桌污染、系统监管食品安全的最佳例证。从生产到加工,由源头至市场,福建从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还人民群众一张健康餐桌——
生产源头管得严,福建如意情集团董事长陈珠凉有发言权。作为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金针菇是企业的特色产品之一。“我们的金针菇采用全封闭无土化栽培,一天最高能产300吨。”陈珠凉介绍,相较于传统土壤种植,新技术下种植的金针菇不仅节约土地与人力,更没有病虫害,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从源头上保证了食品安全。
加工销售看得实,厦门菜贩林海良体会最深。11月6日早上8点,领到了厦门中埔批发市场管理部门印发的蔬菜上市凭证,林海良手中的10公斤包菜也随之流向了各大菜市场。“我们这是厦门最大的批发市场,蔬菜份额占到厦门市八成以上。”在市场卖了3年菜的林海良,对于每天早上领取凭证的流程早已习惯。“检验合格的蔬菜才能领到凭证进入市场,凭证中商户、产地、品名等信息还会被上传到工商局系统供消费者查询。”
监控检验查得密,福建省各级食品安全部门最能代表。如今,福建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作为重点,防患于未然。在全省9个设区市城区和64个县(市、区)设立风险监测点,对上市商品开展风险监测, 2013年共排查发现质量安全风险1900余个。
由单治变共治,社会合力维护食品安全之本
年投苗量约1亿尾,创汇5000多万美元……在福建长乐,鳗鱼养殖是不折不扣的特色水产品产业。然而,如今红红火火的鳗鱼产业,也曾一度陷入困境。“当时个体鳗鱼养殖户由于资金少、技术弱,难以准确甄别和正确使用各种鳗药,鳗鱼药残超标事件时常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产业发展。”养殖户翁齐忠说。2006年,由76家养鳗场联合经营,共同出资,风险共担的长乐市鳗业协会服务中心成立,对全市鳗药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配送和统一使用,使养鳗场的用药支出降低一半。用药少了,质量高了,鳗鱼畅销了。今年初以来,长乐鳗鱼供不应求,目前正进一步开拓韩国、欧洲和美洲市场。
长乐鳗鱼的转变,正是福建食品放心工程发挥多元主体作用,由专治变共治的生动实践。
维护食品安全,政府是主角。民生为本,福建各级政府敢担当,勇作为——
连续14年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并纳入绩效考评体系之中;每年都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纳入省级财政正常预算安排,2013年省级预算经费达2.21亿元;建立由政府领导挂帅的省、市、县三级的联席会议和食品安全委员会,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机制,有效整合行政管理资源……
维护食品安全,社会出合力。齐抓共管,福建激发社会各界活力——
农业部门建立省、市、县、乡四级监管体系,全省涉农乡镇监管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工商部门在城市街道和农村较大乡镇设立500个工商分局,卫生、质监等有关监管部门在全省乡镇和街道聘用了6941名兼职协管员和14553名村级信息员……
“民生是我们的立省之本,是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和检验标准,我们要下大决心解决好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社会更加和谐。”福建省委书记尤权的这席话,彰显了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坚定决心。治理餐桌污染,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让“盘中餐”更令人放心,让百姓生活质量更有保障,在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水平的路上,福建还将继续探索。
《 人民日报 》( 2014年11月14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