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财政部前三季度税收收入情况分析中,个人所得税实现5697亿元,同比增长12.4%,占税收总收入6.3%。不少人认为“个税”已沦为工薪阶层的“工薪税”,问题出在哪儿?
个税变“工薪税”,工薪阶层压力大
今年35岁的程军是上市公司海亮安徽铜业公司生产线线长,在他给记者亮出的9月份工资单上显示,9月份应得工资为7412元,扣除三险一金等各项费用后,当月拿到手的工资为6千多元,缴纳个税230.1元。程军告诉记者,在他们公司,基本上每个一线员工每月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但这些工资挣起来却十分不易。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扣除还房贷,加上家庭正常开支,每月其实结余不了多少钱。
程军认为,从2011年到现在,个税起征点都没有调整过,国家现在一方面应该按照现有物价上涨水平调高起征点;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有效监管。
程军:“很多其他的一些行业,并不是所有的东西他都需要交税的。我希望收税对普通的工薪阶层,真正是在靠血汗钱挣出来的这部分钱的可以再少一点。我的想法是,个税起征点应该还要在往上调,最基本的不要让我们这档的人员有这么大的压力。”
“工薪税”最好收,隐性收入难征管
我国个税制度中,应税所得项目包括11个,即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与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虽然近些年,财产转让所得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税、劳务报酬所得税等项目增长较快,但工资薪金所得税一直在个税中占有较高比重。
个税制度中的11个项目,工资薪金所得只是其中一项,却成了很多人观念中的“个税”的“主体”。那么在实际的操作中,真的出了工资薪金所得,其他的个税都“难收”吗?
在个税收缴方面,由于工薪阶层个税由单位代扣代缴,个税征收率较高,税务部门也最容易征收,但是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个税事实上演变成为“工薪税”。从事多年税收工作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
“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征收相对来说容易一些,一个是个人薪金所得大部分是打到个人的银行卡里,然后税务部门能有一个征收的底数,把超过个税起征点以后,个人所在的单位或也会代扣代缴。
除了打入银行卡的工资外,一些单位个人的其他隐性收入,或者没有固定单位的个税征收对象,税务部门往往很难掌控其实际收入情况,从而逃脱个税的征管。
特别是包含一些隐性收入,比如说现金的交易,这个数税务部门就没法去掌握,只能通过银行这个资金流来看个人的薪金所得。”
破解“工薪税”困境要改变代缴制度
如何破解“工薪税”困境?河南省漯河市地税局工薪税科科长王磊说,首先要从目前制定的工薪个税代缴制度入手,强化纳税人缴税意识:
“对于工薪所得而言,一直实行的是代扣代缴,造成啥结果哩?自然人,纳税人,个人并不直接与税务局打交道,这就像一件事情,别人给你说了很多该怎么做,怎么做,就不如你自己去实际去做一下就可以了。
其次,减少现金交易,走金融渠道,做到有迹可寻。而最重要的是在税务部门与其它涉及个财产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上,实现更加全面的共享,这,也许是破解当下个人财务状况监管难的一柄利器。”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