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盘点:地方党报上的“习近平往事”【6】

2014年11月03日09:3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盘点:地方党报上的“习近平往事”

河北日报

  《河北日报》,2014年1月2日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

  上世纪80年代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已经吹遍神州大地,正定却还在割资本主义的尾巴。卖毛线的被视为投机倒把,拉沙子、摆小摊的被批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凤阳花鼓”还没有传到这里,人们依旧习惯于敲钟下田、吹哨上班,成了远近闻名的“高产穷县”。

  渴望改变、渴望富裕成为正定人民的共同心声。

  就在此时,习近平同志来到了正定。从此,他与正定40万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共同奋斗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带领正定人民走向繁荣富裕的康庄大道。

  人们还清楚地记得,那是1982年4月初的一个上午,一辆绿色吉普车开进了县委大院,从车上跳下一位高大魁梧的小伙儿,身着褪色军服,背着简单行囊,住进了一间简陋的办公室。开始,人们对这个从京城来的年轻人有着各种猜测,不知道他是中央机关派来锻炼的干部,还是来基层体验生活的文化工作者?

  当得知这位年仅28岁的青年是来这里担任县委副书记时,有些人不以为然,说什么高干子弟,无非是下来镀镀金、做做样子,用不了半年,吃不下这份苦就会卷铺盖走人。还有人说,来了个嘴上没毛的管我们。言外之意,对他不抱什么希望。

  然而,习近平同志扎下根来,踏实工作,和大家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没有一点高干子弟的做派。人们了解到他15岁就在陕西插队,曾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清华大学毕业后,曾在中央军委工作,自愿放弃京城优越舒适的工作,主动要求到基层锻炼后,纷纷对他的选择表示由衷的钦佩。

  当人们看到,这位小伙儿晴天晒出的褥子打着五颜六色的补丁,身上盖的也是一床旧军被;和大家一起排队吃食堂的“大锅饭”,端着碗与大家拉家常;骑着自行车到各地了解情况,与大家打成一片,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通过朝夕相处,正定人民逐渐感受到,习近平同志思想解放、勇于改革,有着不一般的胆识和智慧,有着扎实的工作作风。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徐娅文(实习)、盛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