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张格苗 贾静淅报道“云南省气象局成立了省高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他们在优化业务布局上亮点突出。”“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自主研发预报服务业务集约化平台,并推广到全区所有市、县气象局应用,强化了省级技术支撑。”10月21日,来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的代表齐聚中国气象局,分享、交流、学习各地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研讨部署下一步“三农”服务专项建设和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9月下旬,中国气象局开展了“三农”服务专项互学互查互评工作。局直属单位专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主管“三农”服务专项的负责人和专项实施县气象局负责人共组成19个检查组,每组分别对1到2个省今年“三农”专项任务落实及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实地抽查评估标准化为农服务县和乡镇创建、直通式气象服务落实和推进等情况。
在总结交流中,各组组长展示了检查省的“三农”专项建设成果,提炼了亮点,分析了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张祖强用“精彩”评价了此次活动,并称赞各省农业气象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作人员“实干、能干、巧干”。他说,此次活动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检查的平台,有利于进一步理清未来发展思路。针对部分省级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服务针对性、特色性有待增强,科技含量不够、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他建议在管理上充分调动省级积极性,在分配资源时引进竞争机制,加强宣传,并建议各省负责人找准服务对象、创新服务机制、发挥专家作用,最终上下协同促进气象为农服务发展。
“通过‘走出去’,各省‘三农’专项的负责人汲取了新思路和新经验。”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志华表示。他希望,各地能把“三农”专项建设融入气象事业发展大局,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科技含量,促进服务“接地气”,加强为农服务社会化、标准化、集约化,使其提质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该活动自2012年起已经连续开展3年。
(来源:气象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