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山西“邮政编码第一人”的惆怅:邮寄书信太少 邮政编码渐渐淡出

2014年10月09日15:45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山西“邮政编码第一人”的惆怅:邮寄书信太少 邮政编码渐渐淡出

  新华网太原10月9日电(记者王学涛)虽然已84岁高龄,王以明还保留着和友人通信的习惯。这位山西“邮政编码第一人”不无惆怅地说,电话、网络渐渐替代邮递员,邮政编码、邮票、书信也渐渐淡出。

  王以明参加跟邮政相关的工作40余年。1974年,中国开始研制自己的邮政编码,王以明作为山西代表在全国统一开会部署下,全程参与了山西邮政编码的制定。

  “先要绘出省内邮政图,为了摸清现状,我基本上跑遍了整个山西。”王以明说,根据地理和交通条件、经济条件两大划分依据。

  然而,邮政编码的诞生终究不是一帆风顺。据介绍,山西六位邮政编码中前四位是某省某邮区某个县市的码,一般不会出现问题,而第5、6位组合代表投递点,它由县市局按一定规律排列,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

  王以明告诉记者,最开始,太原邮局下属各支局是以成立先后依次命名的,这样编号符合成立先后的顺序,但却没有方位概念。当时他提出以汾河为界,汾河以东各支局使用后两位的01到19,汾河西的支局使用后两位的20及其后的连续数码,这样不会发生路向上的错误。

  “讨论时怎么也说不通,争得面红耳赤,差点打起来,不知道费了多少口舌最终勉强接受我的提议。”他说。

  王以明回忆说,邮政编码的使用先在辽宁、上海、江苏等省市进行了试点,随后上世纪80年代末在全国分步实施推行邮政编码方案,要求用户一律书写收、寄信人邮政编码。为适应机器分拣的需要,还实现了信封标准化,1992年元旦后,邮局将不再收寄不标准信件。“现在分拣机不怎么用了,因为邮寄的书信太少了。”

  但王以明坚信它们依旧有生存的活力。他打开书柜,让记者浏览收藏的近万张国内外邮票、书信、贺卡。

  “邮票、邮政编码、信件带来的回忆是美好的,它们跟精神生活有关。”王以明说,电话、网络只是更加快捷、实用,但“见字如见人”是书信独有的魅力,它可以叠起来珍藏在抽屉里。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