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纽约10月1日电(记者 李大玖)德恒(纽约)律师事务所位于美国纽约华尔街,是中国最先倡导全球合伙人制度的中国律师事务所。作为律所的美国合伙人,陈小敏个子不高,常常面带微笑,说起自己接手过的一些案例如数家珍。
陈小敏2012年至2014年连续三年被汤姆森-路透社出版的《超级律师》杂志评选为大纽约地区商法/公司法顶尖律师,但在纽约竞争激烈的律师行业中,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和律师朋友一起早在90年代就在世界贸易中心开设了律师事务所,主要为中国公司在美国开展业务服务,而当时中国公司在美国的投资寥寥无几。
纽约有9万多名律师,大多数律师事务所的主要业务都是为美国的个人、企业或各种非营利机构服务。可陈小敏说,“我们的目标就是为中国公司服务”,因为“我一直看好中美投资贸易前景,相信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德恒(纽约)律师事务所会议厅墙壁上悬挂着2010年习近平到德恒北京总部调研的大幅照片。“我们致力于做连接中美贸易的一座法律桥梁,”陈小敏说。
一切都是一份心缘。
陈小敏1956年出生于浙江温州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同年父母志愿到浙江南部支援山区,陈小敏自然而然成了一个山里的孩子。
“我很小就学会了种地。我们在梯田上种水稻,用的最古老最原始的方法。水牛耕地,人工插秧、管理和收割,”陈小敏回忆道,“1973年至1974年,我在上高中,恰逢邓小平复出抓教育,我才有机会好好读书,1977年恢复高考,更是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1982年陈小敏获得厦门大学哲学系学士学位,1986年获得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硕士学位,1993年获美国杨伯翰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从浙南山区到厦门,再到美国,陈小敏看到家乡与世界的差距,他想努力改变这一差距。他相信,在改革开放基本国策指引下,中国将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新时代。
这份心缘让陈小敏成为最早为中国在美公司服务的律师之一,同时也让他代理中国公司在美国法律事务时多了几分自信和耐心。
2003年,美国多个州联合起诉中国烟草总公司及其子公司,称中国烟草公司违反所在州的香烟销售“托管基金法”。该法律规定,任何烟草制造商在美国销售都必须在当地设立“托管基金”,而且必须保留25年,作为香烟受害人的备用金。由于合同上并没有注明这些问题应该由美方的进出口商负责解决,美方烟商们就没有缴纳“托管基金”,因此各州检查总长一起将中国烟草商告上法庭。
“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案子,”陈小敏说。在21个州应诉,德恒纽约作为中心指挥机构,陈小敏忙得不可开交。“要在每一个州选择合适的律师和备用律师,要协调诉讼策略,还要处理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
案子持续了两年多。陈小敏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说服各州检察官和全美检察官协会,说服他们按照国际惯例,“托管基金”本应由美方烟草商出资,中国烟草公司不应成为被告。最后各州同意和解,成功维护了中国烟草公司在美国的利益。
“海外华人与祖(籍)国的命运息息相关,”陈小敏说,“我们的业务能够顺利发展,主要是中国的日益强大。没有这样一个大背景,我们的本事再大也没有用。”
翻开德恒(纽约)律师事务所的档案,过去十余年的主要案例历历在目:帮助三峡工程公司在美国申请仲裁执行并参与整个债务公司破产过程,为客户挽回近3千万人民币的损失;代表中国烟草总公司解决在美国21个州的诉讼争议;2009年,代表北京亦庄完成并购通用汽车旗下Nexteer……
随着中国在美国投资日益增加,各种各样的法律纠纷也越来越多。陈小敏感到自己有一份特殊责任。“有着中美两国文化的背景、熟悉中美两国法律体系和相关法律,我们有责任帮助中国投资者了解和遵守美国法律,同时最大限度地维护客户利益,”他这么说,也在这么做。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