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和国际执法合作带来的新希望
据公安部国际合作局介绍,由于中国与相关国家没有签署双边引渡条约,如:美国和加拿大,以及对方复杂和冗长的司法程序,中国警方在引渡和追逃上还面临着现实的挑战。
刘冬说,尽管中国警方在境外抓获了犯罪嫌疑人,这也不意味着他们能顺利把这些逃犯遣返回国来接受审判。
“我们必须把充分的引渡或遣返证据和其他手续提供给对方国家司法机关,并依照他们引渡程序进行法律认定,”他说。“如果证据不准确或不清楚,都有可能导致引渡的失败。”
据外交部数据显示,截止到去年5月份,中国已与近4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引渡条约,包括,西班牙,意大利,泰国,俄罗斯和韩国等。
同时,中国司法机关已与4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司法互助协定,如:法国、日本和泰国等。
刘冬说,尽管在追逃和引渡上存在挑战,中国与一些没有签署引渡条约的国家,如:美国之间的双边司法合作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据公安部国合局介绍,每年的下半年,中美双方的司法机关都会例行碰面,就双方关切的问题进行磋商。并且,公安部也在推动双方建立一个高级别的会晤机制来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双方间执法合作:如:犯罪嫌疑人引渡和资产返还问题。
自从猎狐专项行动开始,目前中美双方已达成共识,并在追逃执法合作上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如果掌握充分的证据,美方执法人员将协助我们在美抓捕逃犯和冻结他们在当地的非法资产。”
再有,中国也在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与其他一些国家的国际执法合作,如:拉丁美洲,非洲,东欧和太平洋岛国,避免他们成为逃犯新的外逃目的地。
“关键是要建立预防体系来及时发现相关线索和组织贪官外逃海外,”中国公安大学刑侦系主任戴鹏说。
例如:县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要定期向社会公示他们的财产,并且,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也要担负起监督职责要及时发现可疑资金流向这些腐败分子的海外账户,他说。
他也建议,中国也要推动与相关国家签署资产返还协定,例如美国和加拿大,同时要及时研究相关法律出台来抑制大量非法资金流向境外,以尽可能追缴这些赃款。
(来源:中国日报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