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息 据法制晚报报道,17日下午中纪委官网通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潘逸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至此,十八大以来被调查的省部级及以上高官升至49人。其中有34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近7成,有14人为博士,占比近3成。
49人中13人为“60后”
2013年6月30日落马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王素毅,是十八大后落马的首位省部级“60后”高官。而17日刚刚落马的潘逸阳也是个“60后”。
十八大至今,落马的省部级“60后”官员有13人,最年轻的为1966年出生的海南省原副省长冀文林。
49名落马的省部级官员中,“一把手”有10人。“副职落马多”是十八大以后落马高官群体的另一个特征。被查官员“落马”时,担任或落马前最后担任的职务为副职的有39人,占总人数的比例达到八成。
对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官员的正副配比中是副职比正职多,有的1正2副,有的一正4副,落马的比例自然也高。
贪官中博士占比近3成
潘逸阳的简历显示其为哲学博士。与他同样有“高学历”的落马官员并不在少数。如2013年落马的原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其不仅具有博士学位,而且是博士生导师。原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道铭系管理学博士。
记者梳理发现,落马的49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中,有34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博士有14人,占比近3成。
任建明认为,官员学历高,“研究化”或者“博士化”,提高了官员素质和办事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但学历高低与道德情操、法律修养高低没有直接关联。“现在的学历教育主要是知识的教育,很少有人格的教育,加上一些求学者主要是以学历做敲门砖,急功近利,所以根本谈不上提高修养。”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