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威海9月18日电 (张玉雷)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18日在此间召开的“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总结甲午战争以来120年的历史,日本应该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反思,促使中日关系改善,造福两国民众。
张海鹏称,120年前爆发的甲午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经过周密准备后发动的,绝不是有的日本学者所说的偶然冲动。战争成为中国及东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也给亚洲民众带来沉痛灾难。
张海鹏表示,甲午战争以来的中日两国交往历史,战争多于和平,紧张多于友好。要创造和平多于战争,友好多于紧张的局面,中日两国都要经常回顾历史,牢记教训。目前,中日关系正经历着建交40年后的一次令人痛苦的倒退,中日关系出现困难的原因在于日本领导人在钓鱼岛和历史问题上采取了错误的做法。
这位从事近代史研究数十年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表示,日本的有识之士、政治家应当正视历史,尤其应该正视甲午战争历史、日本侵略周边国家的历史、1972年中日建交的历史。日本要想成为一个正常的国家,这个正常的国家应该是一个与邻国和平共处的国家,是一个剔除了侵略邻国野心的国家,是一个不称霸的国家。
张海鹏还称,今天的中国虽然不是120年前甲午战争时的中国,但是中国不能陶醉于自己的成绩,只有居安思危,常有战备之思,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17日开幕,为期两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来自两岸及香港、澳门以及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15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