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震后康复救助能走多远?

2014年09月02日10:59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震后康复救助能走多远?

  新华网北京9月2日电(记者高玉叶)斜坡取代了台阶,没有门槛,低矮的灶台,带扶手的厕所……如果细心,你会发现,震后重建的民宅有些不一样。

  那是地震致残人员的家。连伤员自己都未必想到的今后必需的生活细节,是一支致力于康复救助队伍的周到提醒与安排。

  这支队伍来自“关助工程”项目,始于汶川地震,经过玉树、雅安的经验积累,如今正被复制到鲁甸震区。

  “如果只是挽救了伤员的生命,而没有使其重新融入社会,那这个人并没有真正被救活。”刚从鲁甸参与项目评估回来的闵家健说。他是法国赛诺菲中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总监,从汶川、玉树、雅安、鲁甸一路走来,对地震致残人员康复救助感受颇深。

  他认为,灾难面前,有能力的企业要努力践行理性专业的救灾观念。2008年汶川地震后,赛诺菲与国际助残积极合作,联合当地医院和公益机构,开展了以援救地震致残伤员为目的的“关助工程”项目。

  该项目致力于为数量庞大的地震致残伤员提供中长期康复支持,协助当地医院及社区提高诊疗康复水平,从生理创伤及心理创伤两个方面双管齐下,帮助伤员回归正常生活。

  据国际助残中国项目总监李红介绍,“关助工程”项目涉及(医)院内康复、居家康复和社区康复三个阶段,但国内医疗康复起步晚,2008年以前,二级地级市医院基本不具备现代康复能力,而社区康复在全国开展的效果也不是很好,许多震区在这方面几乎为零。

  李红说:“地震后,当地医疗体系无暇顾及、也没有足够能力帮助伤员康复,需要民间力量介入。通过捐赠仪器设备及对医务人员培训,我们已经帮助绵竹市人民医院建立起40人的康复中心,先前那里的康复科不到三个人,根本算不上一个科室。”

  项目志愿者们还“追踪”出院的伤员。家庭康复指导、无障碍改造、辅助用具配备和维护以及生计支持等,使原本成为家庭包袱的伤员重获希望与能力,逐渐回归家庭和社区生活。

  闵家健介绍说,有些伤员很快回归社会,他们的手工制品在项目志愿者帮助下,不仅在当地找到了销路,还开起了网店。

  据国际助残统计,汶川、玉树、雅安三个项目共为3000余名地震伤残人员带去了帮助。其中骨折伤员、截肢伤员和脊椎损伤伤员的巴塞尔指数分别提高了14%、21%和74%。这一指数是对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

  但李红坦言,每个项目都会制定目标与期限,并非终身守护,项目结束后,他们会把重残人员“托付”给当地康复中心和地方残联。这两方通过与项目组合作,无论是康复干预意识还是能力都已经有了很大提高。

  现在,鲁甸正受益于项目以往的经验。及时提醒医院保留致残病人信息,避免了汶川地震时挨家挨户找伤员的曲折,鲁甸“关助工程”项目进展顺利,预计近300人需要为期两年的跟踪。

  鲁甸地震发生第六天,李红收到国家卫计委赴震区专家组成员、国际物理医学会与康复医学会主席励建安教授的微信:“今天下午的地震伤员医疗协调会决定建立地震伤员康复中心,这个决定比汶川地震提早了一个月!”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