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航班抽烟事件:不能以赔偿替代问责

2014年09月02日02:31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航班抽烟事件:不能以赔偿替代问责

  大学生评论大赛

  既然赔偿就是基本承认事实,那对机长等人的失职,有没有相应的处理方案?航空公司若只是沿用“谁闹赔偿谁”的思路,并未正视航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据报道,8月31日,一趟成都飞往北京的航班上多名乘客吸烟引发冲突,机上一名乘客表示,在与机长沟通时,机长竟称“只要我同意,他们就能抽”。多名乘客在机场滞留9个小时后,中联航为在场乘客赔偿1800元现金,并表示将进一步调查,如情况属实将退还乘客机票费用。

  空中飞行的飞机作为一个密闭的高压空间,哪怕十分微小的扰动都可能影响其安全飞行,更不用说产生明火的吸烟行为了;而在安全之外,机舱这样的公共场所,本来就不应该有吸烟行为存在,这不仅是社会公德的要求,事实上也是《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颁布后的法律要求。吸烟乘客的行为,不仅危及飞行安全,也触犯了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和法律规定。

  所以乘客们一开始举报抽烟者、找机长“要说法”,本来是捍卫权利、维持秩序的正当行为。可没想到并没有及时地得到机组成员的响应,除了当时制止不力且不同意再次安检外,机长甚至说出了“我同意就能抽”的惊人之语。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也难怪许多乘客宁愿滞留9个小时也要讨个说法了:吸烟的行为到底能不能纵容?为什么在乘客提出重新安检后不采纳乘客建议?为什么举报吸烟的乘客反而被呵斥?说到底,航班工作人员的失职与无礼,才是整个事件中最大的矛盾来源,也是乘客们最不能理解的地方。

  在多名乘客的一再坚持之下,航空公司最终拿出了赔偿的善后办法。吸烟侵犯了乘客们的权益,适当赔偿当然也应该,但赔偿是只针对留在机场找航空公司说理的几名乘客,还是针对所有该航班的乘客?更关键的是,既然赔偿就是基本承认事实,那对机长等人的失职,有没有相应的处理方案?

  事实上,让出口无礼的机长公开道歉,查清飞机安全管理的问题,这才是付出长时间滞留成本的乘客们希望得到的处理结果。航空公司若只是沿用“谁闹赔偿谁”的思路,只会让乘客们的正当维权变了味,也未正视航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希望航空公司能在接下来的调查中,回应公众的疑虑,莫辜负那些为安全较真的乘客。

  □徐壮(天津农学院学生)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