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云南鲁甸8月8日电(记者吉哲鹏)鲁甸抗震救灾,生命救援、伤员救治、群众安置等正有力有序推进,堰塞湖排险工作正在实施,灾后评估与恢复重建即将提上日程。在昭通等地震多发地区,面对因灾返贫背后的“灾害破坏-重建-灾害再破坏”怪圈,各级党委政府当以民生为本,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及早筹谋、科学规划恢复重建的目标和任务,用“加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填补当地建筑抗震的短板,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把锁”。
云南昭通及周边地区发生5级以上地震多次,近四十年来震级最高的就是鲁甸6.5级地震。地震灾区的房屋反复经历“灾害破坏-重建-灾害再破坏”的过程,叠加的地震更加重了灾情和经济损失。
住建专家分析,此次地震造成巨大损失的原因,尽管有地震烈度高、地质条件复杂的客观因素,但土木建筑民房不具备抵御较高震级地震的能力是一个原因。
建设安全、牢固的家园是重建的第一原则,也是以防为主、筑牢抵御灾害基础的必要举措。既要借鉴以往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成功经验,也要因地制宜,“按需下菜”,对地震灾区的政策和资金进行倾斜,用活财政补助、金融支持等办法,破解现有抗震安居房建设瓶颈,切实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