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后的南岸区涂山湖。
整治前的南岸区涂山湖。
南岸区园丁园弃管小区电力设施改造现场。
市发改委召开民营企业代表座谈会。
秀山妙泉镇小浩安置区,集中安置33户157人。(图片均由发改委供图)
了解到2014年版《重庆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拟定的具体内容,重庆统一企业有限公司管理人员感到轻松不少。
核准目录调整之后,统一今后在渝增设厂房、扩大产量、丰富生产品种的行政审批手续,将由核准转变为属地化服务性备案管理,办理时限从4个工作日降至1个工作日。这意味着,企业不必再派专人历时近一周辗转规划、国土、环保、发改等部门,而是将房地产开发土地使用权证复印件等少量证件一并交至璧山区发改委,次日一早就能办结。
通过取消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简化程序,让区县和企业办理项目审批的时限大大缩短,从而不断激发企业的投资活力,这是市发改委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上下联动抓整改的显著成效之一。
1、积极听取意见建议
“阳光发改委”让政务更“阳光”
“我们重庆什么时候能有详细的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提一些对重庆小型建设招标的建议。”现在,市民通过“阳光发改委”政务平台,就能轻松提出意见建议。对于市发改委的回复,大家还能再次评价、打分。
根据中央和市委统一安排部署,市发改委自去年7月起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市发改委始终坚持开门搞活动,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接地气’作为促进问题查摆和整改的关键抓手。”市发改委主要负责同志介绍,在教育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全委通过多种方式,既“面对面”又“背靠背”,多渠道收集“四风”及工作方面的问题。
“阳光发改委”政务平台就是市发改委在教育实践活动意见建议收集环节,拿出来的一项干货。
市发改委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阳光发改委”政务平台包括“阳光审批”、“阳光政务”和“阳光机关”3个子系统。其中“阳光政务”的主要功能,就是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广泛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而“阳光审批”则与机关内网相通,统一接收申报文件并登记、分发相关处室办理之后,相关处室会承诺办理时限(从数小时到数天不等,最长不超过20天),并全程接受市发改委办公室在线“督办”,避免机关常见的拖沓之风。
“‘阳光发改委’政务平台的一大亮点,就是将行政权力的运行流程‘晒’到网上,要审批的事项是什么,审批的过程有哪些,每一环节的经办人员是谁,审批结果如何,只要登录网站就能看到。”工作人员表示,通过探索建立“接件-办件-督办-销号”无缝衔接的督查管理工作新机制,以及研发在线督查督办的智能化管理平台,市发改委目前已实现对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重要事项和社会公众、服务对象提出的各类关切全口径覆盖和统一建档入库,有效改变了此前多人多岗、分头办理、头绪纷繁的情况。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市发改委通过“阳光发改委”政务平台多形式、多渠道公开各类政府信息551条,同比增长近20%;高效接办政务热线咨询1000余件,同比增长近30%;在线受理群众公开信箱来信163件,占同期全市公开信箱来信总量逾20%,有效增强了与社会公众、服务对象和基层单位的互动沟通。
目前,市发改委机关督办事项的识别指派已由此前的一个工作日缩短至10分钟,同类督办任务的办结周期缩短1/3以上,在办任务的进度跟踪、催办提示由此前的人工每周处理升级为智能实时管理。
2、全力推进简政放权
取消一批、下放一批,区县和企业双赢
2014年版《重庆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的拟定,给区县和企业带来了双赢。
新版《目录》称,将凡是企业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投资事项,以及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事项,一律取消核准;凡是国家和市政府未明确要求由市级及以上核准的投资事项,一律下放到区县政府核准。要求完成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不得超过2个工作日,核准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将招标方案核准、节能评估文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项目核准合并审批,变4次审批为1次审批。
这意味着,通过修订《目录》,将取消核准事项19项,下放区县核准事项10项,仅保留属重大类和限制类的48项核准事项,其余项目均实行属地化服务性备案管理。按此改革后,全市70%以上的投资项目均实行服务性备案,10%左右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余下不到20%的投资项目为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审批制。
“以前,企业在要件备齐的前提下,都需要2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核准批复,加上委托咨询评估、征求公众意见、进行专家评议的时间,往往耗时一两个月。”市发改委有关工作人员说,取消核准改为备案制管理后,企业在项目所在区县(自治县)投资主管部门只需2个工作日便可完成备案手续。
从近2个月到2个工作日,给企业带来了时间和金钱上的双赢。而对于区县发改委而言,同样也是缩减工作流程和更好服务企业的双赢。
“过去,我们的工作人员需要审核来自规划、国土等部门出具的七八项文件,这些文件互为前置,需要仔细审核各个文件的关联度,查看是否相互冲突。”璧山区发改委副主任杨俊告诉记者,这一系列工作往往耗费大量人力,有时单单核准一家企业,就需要一整天的时间。“现在,区县发改委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务企业中去了”。
3、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44669户居民用上安全电、明白电
今年7月,渝北区龙山街道万隆小商品市场一栋单体楼内,居民许秀兰从床头柜深处翻出了空调遥控板,按下开关打开空调。此前,许秀兰家的空调已经闲置了两三年。
许秀兰居住的这栋单体楼,属于物业弃管小区。整栋楼采用总表计费制,电费贵、电压还不稳定,许多居民根本不敢开空调。
“今年初,市发改委下达了第二批弃管小区电力设施改造任务,江北供电分公司从3月开始改造,其中涉及渝北的80个小区或单体楼已于6月30日全面完成任务。”市电力公司江北供电分公司工作人员向江微说,包括许秀兰家在内,渝北区8997户弃管小区的居民从此可以用上安全电、明白电。
在市委、市政府明确办好的22件民生实事中,涉及市发改委的有3项:牵头完成1424个弃管小区电力设施改造,完成50万人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完成主城建成区56个湖库污染治理。
为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市发改委会同市财政局、市电力公司多次召集相关区县召开电力设施弃管小区改造工作会,研究讨论各区县改造工作中存在的疑问和困难,从电力设施弃管小区甄别、改造实施流程、改造方案编制等12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有力的措施,全面推进电力设施改造工作。
与此同时,市发改委还对渝中区等8个区县65个电力设施弃管小区改造项目进行了稽察,指出了存在的部分项目前期调查和设计深度不够、部分项目投资概算预算编制不细、部分项目监理履职不到位、少数项目安全设施配置不足等问题。
这些问题引起了市电力公司、有关区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对稽察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了逐项整改落实,市电力公司还举一反三,加强项目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2014年项目管理,确保了民生实事项目顺利推进。
截至7月,市发改委牵头完成了11个区县158个弃管小区电力设施改造任务。全市累计完成投资1.17亿元,完成了308个小区配电设施维护改造,实现“一户一表”,用户不再承担居民电价之外的任何不合理分摊费用,解决了44669户居民在用电保障上的后顾之忧。
此外,市发改委会同市环保局组织区县完成主城区56个湖库的污染源普查并编制治理方案,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渝北区等11个区全面启动湖库污染治理工作,年底将基本完成20个湖库治理工作;截至6月底,全市已完成高山生态搬迁26.2万人,完成总任务的52.4%。
4、强力推动职能转变
总结、完善改革事项 为全面深化改革打下基础
面对当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严峻形势,环保搬迁以后的重钢,企业转型迫在眉睫。
在企业的发展关键节点,市发改委多次赴重钢研讨对策,全力协调重钢与韩国浦项FINEX炼铁技术合作项目,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市钢铁产业转型。
在市标准化院技术标准研制和标准科研平台建设过程中,市发改委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扶持。特别是在市标准化院向市发改委报送标准科技研究及展示平台的项目建议书后,市发改委迅速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对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发展目标等进行充分论证,及时立项批复,并给予建设经费支持。
在有力的帮扶和主动服务之下,现在,市标准化院正向国家标准委申报筹建国家标准创新和推广基地,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项目、经费支持,进一步提升平台的影响力和技术实力。
“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边查边改,统筹规划,立说立行,切实解决一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具体问题,使群众切身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变化。”市发改委主要负责同志说,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永无止境,该委下一步将按照市委四届四次全会要求,研究提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工作举措,总结、完善正在推动的改革事项,为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下基础。在推动发展改革工作过程中,更加注重听取群众意见、满足群众需求、争取群众支持。通过积极作为,主动服务,强力推动职能转变,为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五大功能区域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市发改委牵头完成1424个弃管小区电力设施改造
居民赞不绝口
重庆日报讯 (记者 颜若雯 实习生钟珊珊)“电梯能坐了,热水随时有了,最重要的是空调开得起了!”8月7日,说起配电设施改造的成果,南岸区南桥江山小区C栋居民李继凤赞不绝口。
南桥江山小区建成于2002年12月,3栋居民楼内共居住着176户,约620位居民。由于历史原因,该小区成了电力设施无人管理小区,产权不归供电企业所有,配电设施缺乏日常维护,也不能更新换代。因此,小区供电经常“扯拐”,尤其到了夏天,电压不足空调带不起不说,凌乱的电线也使得安全隐患严重。
说起电的问题,该小区一幢有18层高的居民楼的住户就有数不清的烦恼:一旦停电,18层楼的人通通都得爬楼梯;因为该小区采用二次供水,电压不稳水压不足,高楼层的居民洗澡很不方便;到了夏天,家里的空调带不起,一栋楼里的老老少少都往外跑……
去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做好22项民生实事”的要求,市发改委要牵头完成1424个弃管小区电力设施改造,南桥江山小区被纳入弃管小区整治范围。改造过程中,小区凌乱的供电线路得以清理更换,老旧设备得以更换,供电设备运行环境也得以整治,居民不用再为用电发愁了。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