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创新发展实现后发赶超——林业帮扶黔东南推进生态文明系列报道之三
中国绿色时报8月6日报道(记者张辉)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已经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
贵州省是工业基础落后的西部地区,实现后发赶超,加快经济转型是必由之路。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把转型发展放到关系全局的战略地位,强调经济发展必须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强调严守生态环境底线,注重山地和生态资源的保护利用,注重山地特色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贵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的召开,把绿色发展、转型发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历史新高度,成为贵州省转型发展的重要节点。
结合国情、省情,对于黔东南这样一个山清水秀、文化灿烂的民族地区,如何走出一条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的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特色之路,成为摆在黔东南州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黔东南州“九山半水半分田”,境内沟壑纵横,山峦延绵。城镇多建在山川坝地,居民多依山而居,发展空间狭小。全州16个市(县)中,有14个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贫困人口167.29万,占全州常住人口的近一半,是全国贫困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之一。矿产资源相对贫乏,除硅、铝、镁、钡、钒和重晶石等一些资源储量外,没有大的煤炭、有色金属等优质矿产储量。工业基础差,产业集中度不高,优势产业不突出,很多传统产业处于产业链末端。
“相对于劣势来说,黔东南根本优势在生态,独特优势在文化,只有把两个优势结合起来,才能使其价值倍增。”黔东南州委书记李飞跃说。
黔东南是全国重点林区,全州有林地面积3305.71万亩,森林覆盖率63.44%,活立木蓄积量1.23亿立方米,长期以来,林地和林木都是当地群众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
全州有大小河流近3000条,境内年均气温在14℃-19℃,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1600毫米,日照年均约1200小时,具有发展山地绿色经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一年当中,黔东南空气质量优质天数可超过350天,气候宜人,具备发展高端生物产业、有机生态精品农业、高端养生生态文化旅游等生态产业的优越条件。
黔东南是一个原生态民族文化浓郁的文化大州,世居有苗族、侗族等33个民族,是全国30个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之一。黔东南也是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地区,侗族大歌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39个项目51处保护点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6个村寨被世界旅游组织评定为世界级乡村旅游村寨。
李飞跃说:“到黔东南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到优质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欣赏到优美的风光,体验到独特璀璨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如果失去了这些,我们还能有什么优势可言?”
黔东南州委常委、副州长许新桥说,为最大限度发挥两个优势,推进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州委、州政府明确了“逐步消减森林采伐量、加强森林生态保护、推进森林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的战略部署,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促进全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绿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和森林生态保护的基础地位。州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调控管理工作的通知》,决定将2014年-2020年划为全州森林生态重大修复期,将森林采伐指标在2013年基础上实行减半控制,从2014年起,将凯里、雷山、黄平、施秉和镇远5市(县)设为限伐区,年森林采伐指标控制在30%以下,其余11个市(县)设为控伐区。以此为调控手段,结合森林采伐经营方式的转变,在各种保障措施的配合下,进一步提升全州的森林生态质量,促进大径级木材的培育和森林的高效可持续经营。
结合贵州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黔东南州还构建了生态考核评价机制,制订了《黔东南州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以此加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效益指标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中的权重,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达到10%。进一步推进绿色GDP核算研究,将生态保护与建设成效、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损失等纳入考核范围,建立绿色GDP考核制度。制定实施《黔东南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实施办法》,按照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评价考核制度,提高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权重。对禁止开发区域,实行领导干部考核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
与此同时,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致力于向青山绿水要山地经济资源,向山地要高效产出,依托山地特色优势,围绕山地生态产业、养生度假旅游业、生态型工业园区等生态经济布局,实现产城互动,从而打造山水园林式的中小特色城镇和特色民族村寨,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突破发展的特色道路。
(来源:林业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