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沈阳市浑南新区改革机构提高效率 

三区合并,如何“消肿”

本报记者  何  勇

2014年08月06日03:4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2010年辽宁沈阳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东陵区、浑南新区(国家高新区)、航高基地三区合一。合并后的浑南新区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机构编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减少管理层级,将区经济管理权限基本下放、公共服务职能重心下移……合并近4年,既实现了平稳合并融合,又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新区初期陷多头管理困局,机构“消肿”迫在眉睫

  “合并初期,人员、体制都不顺。”沈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浑南新区区委书记杨亚洲介绍,“这一个区市管干部就多达61人,原来三个区的三路大军集结在同一个战场,很难排兵布阵。”

  三区合并后,新区出现了行政区和高新区两种平行体制,特别是街道与新城、园区同域并存、多头管理,不利于区域统筹发展。面对如此困局,机构改革成为新区主体改革的重头戏,通过“精兵简政”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浑南新区对127个处级机构进行整合和撤销。改革后,党政群、直属事业单位及功能区管委会机构锐减到51个,党群机构由15个缩减至9个。同时,资源配置向一线倾斜。新区按照“小机关、大基层”的设置原则,实行了编制资源的合理配置:一是40%左右的市管干部下基层,到功能区管委会领导一线工作;二是将全区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总编制1024名压缩到796名,精简的228名编制充实到一线;三是调整处级领导职数配置,将354名处级领导职数中的176名调整到大浑南建设一线。

  机构精简改革后,效率大为提高。“将原来的区科技局、科协、火炬办、创业中心四个部门合并在一起。现在我们报材料一对一,不用一对四。”浑南新城管委会副主任张书炜说。

  取消336个科级内设机构,五级管理层级变三级

  “一般政府部门的管理层级多为四级,甚至五级。这种运行体制,布置任务的人多,干具体事的人少,不适应当前为民服务的形势。”浑南新区人社局局长温鸿博说。

  浑南新区在内设机构的改革中,保留科长领导职数,但取消了科级内设机构。每个部门按工作职责和任务划分若干职能办公室,由局长或副局长兼任,将管理层级调整为局长、职能办主任(局长或副局长兼)、工作人员三个层级。实行扁平化管理后,共取消科级内设机构336个。按照各部门实配的处级领导人数组建161个职能办公室。这种扁平化改革,还解决了“吃空饷”问题。全区共查出了185个“吃空饷”者。

  科级取消后,科级干部现在是一线,按业务模块设置机构,科长就是具体干活的,清退了一大批临时工。“现在一个副局长分管一个办公室,我分管副局长,提高了工作效率。”温鸿博说。

  浑南新区人社局副局长梅邦洪兼任岗位聘任办公室主任,这些职能原来需要四个科室共同承担,容易出现权责不清、多头管理的问题。“现在工作统一归口办公室,有些工作我就能直接管,大家的积极性完全调动了起来。”

  市管干部下沉到功能区,用人要求“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在机构改革的同时,浑南将原街道和新城、园区,按照区域和产业规划合并成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浑南新城)、沈抚新城等七个功能区,设立管委会作为区委、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副区级建制,按照开发区的体制运行,全区形成了“两级两制”的管理体制。市管干部和处级干部大部分下沉到功能区。

  “原来市管干部都漂在区里,现在到了功能区,更接地气,也提高了决策水平。而且,区里经济职能下放后,功能区招商引资、经济建设发展自主性更强、效率更高。”浑南新城管委会主任郝欣介绍。

  与此同时,浑南新区三区合并后,建立起以全员聘任制为核心的灵活用人机制,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处级领导干部竞聘上岗,按岗位管理干部,档案实行AB套管理(A套为原始身份档案、B套为聘任岗位档案),先后拿出97个处级岗位,70名干部竞聘成功。科级干部和一般工作人员竞争上岗。通过公开招聘、公开竞聘、择优选聘等多种形式,实现了处级以下人员竞聘上岗。

  特别是部分岗位可以跨部门和面向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进行聘任,打破了机关与事业单位界限。同时,分类分批对全区29家单位的185名长期离岗人员进行了全面清理,并建立了从源头上预防此类问题发生的长效机制。


  《 人民日报 》( 2014年08月06日 11 版)
分享到:
(责编:袁勃)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