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七夕节:手写情书“失传”引发怀念

2014年08月01日14:18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七夕节:手写情书“失传”引发怀念

  新华网长沙8月1日电(记者帅才)中国传统七夕情人节来临,不少异地恋的“牛郎”“织女”表达爱意的方式更加多样,有人选择网购礼物表达爱意,有人选择打电话、发电子卡以诉思念之情。记者发现,很少人想到写一封传统意义上的情书,向意中人表达感情。

  在长沙工作的王川说,一秒钟就可以在网络上生成一封电子情书,又何苦耗费纸笔,劳神手写情书呢?

  传统情书虽然失传,但却并不妨碍部分青年对情书的怀念。根据网络一项最新调查,逾半的文艺女青年渴望在情人节收到一封手写情书。

  随着七夕情人节临近,网络上开始流传名人的经典情书,其中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被一些文艺青年反复诵读,被赞称“情书经典之作”。

  30岁的菲林女士告诉记者:“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收到过一封情书,是班上一位羞涩的男生送的。虽然当时没有在一起,但现在想起信纸上的只言片语,仍感觉到信中的暖暖情愫。”

  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校园,网络尚未发展起来,学生表达感情的方式以书信等传统方式为主。那时候,弹吉他、唱民谣、写情书成为校园青年追求爱情的“三大法宝”。

  “读书时,为了追一个女生,我在她宿舍楼下唱了一宿的情歌,为她写情书写得手发抖……对于现在的女朋友,我会送花,送礼物,请吃饭,看电影,但不会再写情书,也没有时间写。”在北京工作的白领马杰说。

  手写情书逐渐失传于江湖,电子垃圾却在网络时代泛滥。“每天收到十几封垃圾邮件,却不再收到传统信件。大家渐渐都不再写信了,更不用说写情书了。其实,我还蛮怀念收到手写情书的青春岁月。”在江苏工作的文字工作者睢婷婷说。

  部分受访女青年告诉记者,电子版情书容易删除,难以保存,而手写情书通过信纸与笔墨传递情感,更显得浪漫、温暖。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