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离中秋节还有一个多月,高价月饼、精品礼盒就已开始在网络、微信圈中叫卖开了。提货卡不记名、预付卡任你挑、发票可开“办公用品”……这些所谓“安全”、“隐秘”、“便利”的“服务”,正是瞄着“公款送礼”的特殊时节和特殊群体,还颇有市场。这一现象再次说明,对“节日病”为代表的“四风”问题必须保持高压,持续下“猛药”。
随着党政机关对公款消费行为监管日益严格,各种“四风”问题的表现也愈加隐秘。特别是每到节庆时点,不但公款送礼的歪风会死灰复燃,而且还会改头换面、操作隐蔽,“微信圈中的腐败”就是一例。对此,纪检监察部门要格外提高警惕。面对监管难度大、花样翻新多的腐败现象,应及早发现、及时处置,善于借助群众监督、媒体曝光等多种渠道剥下这层“隐身衣”,对“四风”死角发现一处、清除一处,持续发力、绝不松懈。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日前印发通知,再次强调严禁中秋、国庆等节假日期间用公款送节礼的要求,扎紧了制度“篱笆”。作风建设就是要不断加压,让人从不敢为到不能为,从不能腐到不想腐,一步一个脚印,最终除掉“节日病”病根。(经济日报 栾笑语)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