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社科院:通过中西部高增长抵消经济减速可能性不大

2014年07月25日13:14    来源:中国经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社科院:通过中西部高增长抵消经济减速可能性不大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5日讯 (记者陈郁)中国社科院今天发布的《经济蓝皮书夏季号: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3—2014)》指出,通过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进而期望通过中西部地区高增长抵消经济减速——的可能性不大。

  报告指出,从近几年农民工的分布看,东部地区农民工比例占40%以上,这一状况没有多大改变,中西部地区农民工持续外流(主要向东部区域);中国区域劳动力分布变动趋势印证了农民工分布调查数据。1999年以来,东部地区劳动力比重呈现上升趋势,相应的,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比重均出现下降;从特定欠发达区域(市县)看,调查显示,劳动力外流比重一般在1/3—1/2。

  报告还指出,工业化后发地区经济追赶的必要条件是低成本剩余劳动力,然而,后发地区面临两个困难。一、劳动力的流入不能弥补流出的缺口,在数量上无法满足传统大规模工业化追赶的需要;二、由于劳动力区域间的充分流动,等到后发地区着手追赶时,才发现传统工业化所需要的廉价劳动力消失了,区域间价格的均等化意味着后发区域劳动力优势丧失,两者共同作用削弱了中西部及东部欠发达地区的增长潜力。此外,鉴于收入水平的低下及机会的缺乏,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本水平低下也是一个问题。教育和培训资源的循环累积,需要产业发展的带动,中西部地区恰恰缺乏这种机制,导致增长潜力不足。

  而受东部地区资产膨胀和整体经济减速大环境的影响,由于欠发达地区自身财政能力薄弱,无法适应城市化加速过程,再加上攀比效应,欠发达地区土地价格上涨会过于迅速和突然。财富效应对欠发达地区的冲击之所以值得重视,是因为这种效应很可能导致该区域工业化进程中断,基本面/资产面的分裂如果出现在工业化加速阶段,就会阻碍欠发达地区经济追赶步伐,从而迫使这些区域的经济过早进入资产循环,经济潜力受到削弱。

  报告因此认为,中国投资驱动和财富推动阶段的结束,不仅增加了东部地区的生产、生活成本,而且导致中西部地区生产、生活成本的增加,加之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西部发展传统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的优势被严重削弱。面对这种状况,应调整中西部发展战略,单纯依赖产业“雁阵模式”的思路需要改变。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