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绍兴7月12日电 (记者顾春)天色已暗,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鉴湖镇谢墅村副主任徐国清出了门,打着手电到村里几条河道仔细照了一圈,看到水流如往日清澈流淌,才放心回家。“这段时间正值梅雨,水量大,怕发生偷排事件,所以更要看紧着点!”谢墅村是一个大村,30多家企业落户在村里。徐国清兼着本村的农村环境监督员,丝毫不敢懈怠。
针对农村环保管理的薄弱环节,绍兴市设置三级环保管理网格,县级政府牵头,乡镇作为二级责任主体划分农村环保网格并管理,村、社区配备农村环境监督员。村干部、老党员、大学生村官中选出环境监督员,发聘书持证上岗。目前全市378个社区和2188个建制村已全部建立环保管理网格,2800多名环境监督员管住了基层环保卫生。
绍兴纺织业发达,往年企业常有偷排污水现象,引起群众不满。现在,越城区鉴湖镇政府负责环保工作的人大副主任朱伟萍一点不担心:“企业符合转型升级要求才能留下,否则必须搬走;三级网格监管,每月考核一次,管不住,要动真格。”
农村环境监督员管住的不仅仅是企业偷排漏排。绍兴水网密布,一条河道走到尽头,当地人称为“溇”。过去,当地居民一有垃圾就往河里扫,溇成了触目惊心的垃圾堆,恶臭扑鼻。如今,清清的水里红鱼翩跹,水面上睡莲开得正好,碧叶黄花令人心醉。滨海区马鞍镇镜海社区环境监督员俞东海说,现在每年秋冬,很多村民自发清理沟渠,让河水更清。
在马山镇,遇见72岁的施连香,老人腿脚有些不便,手里拿着三四件垃圾,蹒跚着走向垃圾箱。“现在村子这么干净,保持环境我也要出出力。”老人说得很朴实。
2013年,绍兴市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结果为优秀,全市55个清水工程考核断面达标率由74.5%上升为8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13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