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因应当今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提出的经略周边、联通世界的战略构想,具有重大的经济、政治、外交意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如何认识其对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营造良好周边环境的重要意义?本版特约请有关专家学者撰写文章对此进行研究阐述。
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沿途国家的重视与响应。作为中国积极倡导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合作内涵与实现路径越来越充实和清晰,战略上的作用和影响也逐步显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体现了一种新的合作发展观,展示了中国领导人不同凡响的战略思路与全球视野。
体现了古代互联互通的合作精神
古丝绸之路始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从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绵延七千多公里,到达今天的西亚、东欧等地区。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通道从一开始就具备多种功能,沿途不同国家和地区不仅借此开展商品货物贸易,而且交流与输送先进的文化、科技知识与成果,加深了欧亚古代各国各民族的友好情谊。
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中国与中亚、西亚的贸易通道正式建立,到东汉的班超“经略”西域三十余年,把这条通道进一步延伸至波斯湾和地中海。此后时断时续,丝绸之路在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交往中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通过支撑商路繁荣,服务地区各国贸易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沿途各地经济发展,一些城市因此迅速发展起来,手工业、商业随之日益繁盛。
如果仔细考察一下丝绸之路盛衰的历史,可以看到影响其盛衰的几个重要因素。一是与地缘经济的特殊价值有关系,商路为地区各国各民族交往创造了一个不可替代的便捷渠道,互通有无,共享发展成果;二是与经济是否繁荣、政治是否安定有直接关系,中国的汉代和唐代是丝绸之路走向繁荣并且达到鼎盛的时期,也是中国经济发达、政治安定的两个时期;三是与沿途的和平稳定有密切关系,每当出现大的战乱,丝绸之路的畅通就会受到影响,汉末、唐末的战乱都导致了丝绸之路的短期中断。而当时汉、唐在西域的驻军,目的就是保障商路的安全与畅通,同时平息叛乱,维护地区各国正常的国家关系。
古丝绸之路,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进行的,使用的是原始交通工具,但即使如此也没有阻挡各国参与的热情。丝绸之路不仅是贸易之路,也是文化之路、友谊之路,实际上已经体现了互信、互利、协作、和平这样一些基本的合作精神与理念,并且一代代传承下来,成为一种特有的标签和象征。这也使得重新建设丝绸之路成为当代欧亚各国的共同心声。
承载了各国平等互利的合作理念
欧亚大陆的腹地曾经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也经历了太多的杀伐征战。近代以后的殖民统治把这个地区分割成不同宗主国的领地,彼此相互隔绝,甚至文化上出现了难以弥合的裂痕。两次世界大战虽然加速了殖民主义的崩溃,但并未真正改变欧亚国家的发展环境。冷战结束后,传统的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依旧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地缘政治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继续制约着这个地区的发展。
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今天分布着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差异巨大的众多国家。以中亚地区为例,哈萨克斯坦的国土面积和国内生产总值都超过其他四国之和,而且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资源的储量也非常丰富,已经顺利步入世界50强,但经济结构的调整遇到很大的困难。另外,这个地区有不少区域合作机制,中亚国家既是独联体成员国,也是上海合作组织、中西亚经济合作组织、伊斯兰合作组织的成员,多数国家还参加了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共同体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这些机制涵盖的国家、合作的职能相互重叠,发挥的作用各有差异。
由于自身经济结构的障碍,欧亚腹地区域经济一体化一直磕磕绊绊。对于年轻的中亚和南高加索国家来说,能否获得平等进入国际经济循环的机会并从中受益,就成为其实现经济增长的一个前提。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些国家提出建设以铁路、公路、航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丝绸之路,目的就是为经济发展寻找更有力的支撑,破解作为内陆国的先天劣势,但又苦于资金不足,很多基础设施项目无法落到实处。如果选择传统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很可能陷入困境。因为传统的区域经济合作往往要从建立自由贸易区起步,而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过大、产业结构不同,导致这方面的动力明显不足。
丝绸之路经济带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促进区域内不同国家、不同组织交流与合作,同时对区域外最大程度地开放。通过建立通畅的交通、贸易联系,为各国在产业上建立某种承续关系,形成上下游、供应链等合理国际分工协作,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真正体现平等互利原则。
明确了地区开放共赢的合作目标
经济带建设一般来说应具有地缘上的便利,依托交通干线或河流等自然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跨度比世界上任何地区间的经济带都要广,也不同于一般的交通走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旨在推动建立国与国之间多渠道、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关系,注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实现对接,形成经济上与贸易上的充分互补,实现共同发展目标。
一般来讲,是否参与经济带建设,或者具体选择参与哪个领域的项目,对各国来说有很大自由度,客观上要看各国经济上是否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或依存度。与有的西方国家把丝绸之路作为巩固自身地缘政治影响的工具完全不同的是,中国和中亚国家要最大限度地还原丝绸之路本身的经济价值,建立一种便利互惠的投资、贸易关系,通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扩大相互间的合作空间。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还基于对过去友好关系的延续,同时得益于中国与地区国家双边战略伙伴关系的全面建立,可以破除现有多边合作的难题,符合欧亚大陆腹地不同国家的发展现状,找到一条适合各方的最佳多边合作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选择各方都能受益的领域作为优先合作方向,同时还兼顾到地区国家内部发展的不平衡,促进内外联动,所以更具吸引力和凝聚力。通过倡导这样一种复合的、共赢的、开放的合作与交流方式,各国可以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开辟一条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传统、不同资源禀赋、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平等合作、共享发展成果的有效途径。
提出了未来带状延展的合作路径
经济带是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的带状经济合作区域。它是依托交通运输干线、地理或自然区域等并以其为发展轴,以轴上相对发达的经济区为核心,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带动周围地区共同发展,形成点状密集、面状辐射、线状延伸的产业和物流联动的带状经济区域或经济走廊。其特点包括:一是客观性,即作为地域分工的表现形式是客观存在的,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地理条件等都是先天的,或者说是历史形成的;二是区域性,即在地缘上联成一片,具有相对合理的带状条形地域范围;三是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区域内不同经济单元发展水平不同,但相互之间具有有机联系;四是开放性,即经济带不是封闭的,可以通过货物、信息、资金等因素的合理流动与其他地区建立密切经济联系;五是相对稳定与发展变化共存,即一方面经济带内不同经济体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或对外经济关系的变化也进行调整,区域的外延并不固定。
习近平主席在强调共建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时,提出政策、道路、贸易、货币、民心的“五通”建议,实际上明确了未来这种区域合作的重点领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由基础设施起步,以线带面,尽可能延展合作时空,经济实力强的国家率先投入,同时融资方式更加灵活,通过加强边境和相邻地区的交往可以使多边合作稳步升级。
需要强调的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不是重建一种区域经济安排,而是促使现有合作更加顺畅。对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双边经济关系,对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经济合作,对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亚国家扩大彼此间经济联系,对区内各种国际经济组织的合作,落实共同感兴趣的重大项目,都有直接促进作用。首先是便利化建设,可以消除区域内贸易、投资、过境运输的壁垒;其次是加大政策协调,可以提升各国彼此认同程度,建立共同的合作规则,加强区域内各国政策与制度上的沟通和衔接;再次是提高竞争能力,通过国际合作,改善投资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各国出口能力,真正实现优势互补。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03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