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上海会见国外元首 国宾礼炮首次出京鸣放【2】--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首页
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

习近平在上海会见国外元首 国宾礼炮首次出京鸣放【2】

2014年05月19日08:12    来源:解放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字号
原标题:习近平在上海会见国外元首 国宾礼炮首次出京鸣放

  亚信峰会期间,武警礼炮兵还将在上海执行数场迎外礼炮鸣放任务。据外交部礼宾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国事访问”不但规格最高,场面也最壮大,除了检阅仪仗队、演奏国歌,还要鸣放21响礼炮。

  延伸阅读

  最高“礼遇”,21响礼炮

  各国接待来访外宾的做法不尽相同。按规格大致可分国事访问、正式访问和非正式访问。“国事访问”(state visit),特指国家元首应他国元首邀请进行的访问,包括:主席、总统、国王、女王等。“国事访问”的接待规格非常正式,完全按照外交礼仪安排。据外交部礼宾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国事访问”不但规格最高,场面也最壮大,除了检阅仪仗队、演奏国歌,还要鸣放21响礼炮。

  1984年,我国恢复礼炮鸣放制度。外国元首到我国进行国事访问,冬天的欢迎仪式一般设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夏天则设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比如上个月到访的丹麦王国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即属于国事访问。奏国歌时,同步鸣放21响礼炮。

  “21”响是国际传统。早在400多年以前,英国战舰上只能放21门炮,行驶在公海上时,如果遇到友好国家的船只,为了表示敬意和解除武装,全部放炮。如果到一个国家加水加油,也要先将炮全部鸣放。此后逐渐演变为国家元首访问的鸣炮传统。

  迎接另一个国家总理级别的领导人到访,一般鸣放19响礼炮,因为在西方国家,单数象征吉祥。在我国,这类访问也被称为正式访问(official visit),欢迎仪式除鸣放19响礼炮外,其余安排与国事访问相同。为来华访问的国家副元首举行的欢迎仪式,内容包括军乐团奏两国国歌和检阅三军仪仗队,但不检阅分列式,不鸣放礼炮。

  此外,外事访问还有非正式访问(unofficial visit),分工作访问和私人访问两种,礼仪安排从简。去年习近平主席访美便属第三种。

(责编:王泽、盛卉)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时政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