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懂“绿”--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首页
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

  

贵州懂“绿”

2014年04月20日03: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本报贵阳4月19日电  (记者万秀斌、汪志球、黄娴、郝迎灿)四月的赤水河畔,绿意盎然。春风拂过130万亩“竹海”,碧波荡漾。天蓝、水清、山绿、景靓,黔北“竹城”赤水犹如公园。

然而,好山好水守之不易。市长况顺航坦言:“这些年,要发展,还是要生态,两种观点总打架。”

2010年,赤水打响一场“申遗战”。市内丹霞地貌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现实是,需关停景区内年产值4000万元的水电站,还要搭进3亿元整治环境。“青山绿水能当饭吃吗?钱要花在刀刃上搞经济。”财力原本就弱的赤水进退两难。

能不能既保绿水青山又得金山银山?市委书记张集智认为,“虽然这条路艰难,但赤水想走一走,关键在人,在思路。”

顶住争论,被认为“不干正事”的赤水破釜沉舟,最终申遗成功。最初两年,申遗“代价”逐渐显露:要不断投入优化环境,许多地区还被限制开发,导致发展慢,全省排名靠后,此时的赤水“压力山大”。

就在赤水有点扛不住之际,席卷大半个中国的“雾霾之痛”让赤水优势凸显。森林覆盖近八成国土,全年空气优良率百分百,每立方厘米含富氧离子3万余个。加上丹霞地貌美名远扬,旅游业开始“井喷”。游客年增长20%,2013年全市旅游收入36.93亿元,跃升为支柱产业。

今天的赤水,竹林漫山遍野,赤水正在“吃干榨尽”绿竹。在贵州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几十米高的蓝色铁架从山上连到山下,这是蒸煮塔,代表着国际竹浆林纸一体化最先进的技术。依托这一项目,赤水规划20平方公里的竹循环经济工业园区,集聚发展。

靠着高效环保的竹产业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金字招牌,赤水经济赶了上来。2013年,贵州88个县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综合测评,赤水从2012年靠末的第八十四位跃至第二十六位,前移58位,上升位次居全省之冠。

赤水故事,诉说着贵州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的努力。与2010年相比,2013年贵州经济总量接近翻一番,增速位居全国前列。“绝不能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用生态环境营造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说。

如今,从“太子参之乡”施秉县到“用美丽回答一切”的雷山县,更多的“赤水”在黔中涌现,多彩贵州更加懂“绿”护“绿”用好“绿”。(相关报道见第二版)

《 人民日报 》( 2014年04月20日 01 版)

(责编:袁勃、王吉全)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