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3月6日电 (记者 邹瑞玥)为期两天的“战后亚洲战争罪犯审判与史料整理”国际研讨会3月5日、6日在沪举行。联合国前南国际刑事法庭和国际刑事法庭余留机制庭庭长西奥多·梅隆法官、国际刑事法院汉斯-彼得·考尔法官、联合国前南国际刑事法庭刘大群法官等来自国内外的数十名国际刑法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
与会专家指出,战后的日本在反省战争罪行上始终态度暧昧,反复试图美化、扭曲甚至否定侵略历史。近期,日本右翼势力再次掀起否定二战历史、破坏战后国际秩序的风潮。在当前日本右倾思想严重泛滥的历史时期,举行此次“战后亚洲战争罪犯审判与史料整理”国际研讨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此次研讨会,旨在通过深入研究二战后在远东地区对日本战争罪犯的一系列审判,收集、整理审判史料,还原历史真相,进一步揭露日本侵略战争罪行及其所应负的国际刑事责任,证明战后战争罪犯国际审判的正义性和合法性,支撑和维护战后基本国际秩序和国际刑法的基本立场。
西奥多·梅隆和汉斯-彼得·考尔分别作主题演讲。梅隆用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和多年的亲身经历,系统讲解了国际刑法的起源和发展,重点介绍了前南国际刑事法庭20余年的发展历史、取得的成就,并介绍了国际刑事法庭余留机制庭的职能作用。考尔则讲述了世界上第一个常设国际刑事法院创设和发展的曲折历程、现状以及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展望了国际刑法院未来。他表示,世界和平的维护和国际刑事法院的发展也需要中国的参与和支持,希望中国能尽早成为国际刑事法院的成员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和正义贡献更多力量。
本次研讨会由复旦大学国际刑法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在两天的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战争罪犯审判与史料整理”、“东京审判的意义与资料收集”、“中国审判的意义与史料整理”三个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