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贵州福泉:汉族干部学苗语 增强群众认同感

2014年03月05日16:17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贵州福泉:汉族干部学苗语 增强群众认同感

  新华网贵阳3月5日电(记者李春惠)“阿公身体还好吗?”“今年庄稼打算种什么?”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仙桥乡干部罗兴华一边走,一边用略显生涩的苗语和大水花村的苗族群众拉着家常。初春的黔南春寒料峭,但融洽的交流让双方都感到温暖。

  68岁的侯文秀正在自家木屋前逗孙子,罗华兴用苗语问老人:“老人家有钱用没有?”侯文秀说:“国家政策好,我都领了一年多的养老金了,有钱!”站在一边的儿媳王应梅从木屋前的石台阶上跳下,跑到罗兴华跟前热情地说:“快来我们家坐坐,喝口水吧。”

  “还有什么困难吗?”罗兴华用苗语问在木屋顶忙碌的村民颜永雄。颜永雄和妻子在外打工3年攒够了钱,准备把老屋拆了建新房。看见罗兴华,颜永雄赶紧从房顶下来,拉着罗兴华不松手,一再邀他吃午饭。“困难政府都帮我们解决了,房子盖好后不出去了,准备种姜和烤烟,每年还有各种补贴,日子好过了。”颜永雄说。

  仙桥乡是福泉市唯一的省级一类贫困乡,也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乡镇,全乡50%以上的群众都是苗族。由于深居大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因素,部分苗族群众,特别是老年人不能流利地说汉语,成为干部与群众沟通交流的一个难题。“很多干部都不是苗族。”乡干部陈龙说:“语言障碍可能产生误会,甚至影响干群关系。”

  大花水村党支部副书记颜仕明是当地土生土长的苗族人,他告诉记者,过去市、乡干部到苗族群众家开展工作时,往往要安排一个熟悉双语的人陪同翻译,“但是,找翻译会产生距离感。”

  为破解这一难题,福泉市相关部门组织编写了《福泉市干部文明苗语读本》,将苗语中涉及日常生活对话的3000余条常规用语收录其中,用汉字、拼音进行标注,干部人手一册。

  “我的苗语都是从这上面学来的,没事就摸出读本看一看。”乡干部刘泽丽说。

  “过去,因为语言不通有戒心,害怕被欺负,群众不愿和干部交流,如今,干部学说苗语,干群关系亲近了。在一事一议项目中,干部用苗语号召村民投工投劳,村民很积极。”大花水村党支部书记刘福海说。

  “别小看这些简单的苗族语言,它拉近了干部和群众的心。”仙桥乡党委书记雷仕娟说,部分苗族群众也勉强听得懂汉语,但用苗族母语与苗族群众打招呼,他们从心里有认同感。干部宣传党的富民政策、推行农业新技术时,更容易被接受。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