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开放”成新闻中心外媒记者热词

2014年03月01日20:59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开放”成新闻中心外媒记者热词

  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王文、姬少亭)两会尚未启幕,两会新闻中心先热。3月1日,偶遇的外国记者们提及频率最高的词就是“开放”。

  “半年前,我对中国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封闭、保守,但事实是他们非常开放。”德国曼海姆早报驻北京的记者河茵娜在梅地亚新闻中心对记者说。

  河茵娜坦承对现实和“刻板印象”中的中国区别之大感到震惊。她说:“中国人回答我的问题时非常开诚布公,并且他们的兴趣广泛。我非常吃惊。”

  河茵娜对两会期间政治、社会两大领域的新闻很感兴趣。

  “作为一份日报在北京唯一的记者,我的任务是告诉德国读者这里发生了什么。所以报道重大的政治决策,描写人们日常生活是我最重要的任务。”河茵娜说。

  几个月前,中国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本次两会如何落实引人注目。

  法兰西西部报记者梅业坦言说:“李克强总理已开放地讲过许多改革策略。我希望在两会上看到政府以同样开放的姿态,告诉我们他们打算如何行动。”

  已在中国工作生活26年的梅业认为:“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有非常大的改革决心。”

  许多国外媒体为本次以“改革”为关键词的两会做了充分的报道准备。

  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记者张帅表示,他和四位外国同事两个月前就开始为两会报道准备,内容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而张帅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记住代表委员的脸,以备在人民大会堂围堵采访。

  尽管日本广播协会有记者长驻北京,但是藤田享子和其他几位同事还是专程从日本赶来报道中国两会。由于刚到北京,他们还在为领取采访证件一事与新闻中心协调。

  两会新闻中心副主任祝寿臣说,报道今年两会的境内外记者人数及采访关注点还在了解中。新闻中心所有工作人员已全部到位,将尽力满足记者的采访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新闻信息服务,“高质高效”地安排集体采访、网络访谈及个别采访。

  他说,今年新闻中心提供了“人大会议新闻中心”和“政协大会新闻组”两个公众微信账号,将及时公布所有采访活动,方便记者安排行程。

  《财富》杂志新任驻京记者斯考特·桑德斯基和他的同事张丹是第一次参加两会报道,报到第一天先用手机扫描了两个公众微信帐号二维码。他们表示,将以经济视角观察两会热点话题。

  1日是藏历年三十,在两会新闻中心的图书资料区,英文版的《西藏七百年》一上架就被记者一抢而空。介绍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内容的法语及俄语手册也成为“抢手货”。

  祝寿臣说,今年中心将提供涵盖12个语种的390多品种、两万多册图书、资料,为境内外媒体提供便利。语种及书品种类均超去年。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