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玉兔已完成“既定动作”——叶培建回应“玉兔关切”

2014年03月01日11:45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玉兔已完成“既定动作”——叶培建回应“玉兔关切”

  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记者任沁沁 王敏 姬少亭)玉兔是中国首辆月球车,2013年12月15日抵达月球表面。它在月球的生存与健康状况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

  全国政协委员、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首席科学家叶培建1日在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回应“玉兔关切”。

  完成“既定动作” 中国成功突破月夜生存技术

  在安然度过第一月夜后,玉兔迎来“难熬”的第二个月昼。叶培建说,驱动机构的控制电路出问题,导致它不能按照正常程序进入第二次休眠。

  “正常休眠需要做一些动作,收起桅杆,盖起太阳帆板,玉兔机构空间出现异常,驱动不能正常运行,就无法做这些动作。”叶培建说,这意味着它要在严酷的低温条件下度过下一个月夜。

  经过工作人员努力,玉兔在第二个月昼终于苏醒。据介绍,现在各个设备都趋于正常,大部分荷载也能正常工作。

  “按照最初定义的完成任务标准,玉兔已经圆满完成它的任务了。”叶培建说,它经历了从地球发射到月球,着陆在月球,驶离着陆器,并进行了科学探测。

  他认为,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在月球上安全度过首个月夜,标志着中国已经成功突破探测器月夜生存技术。

  2月23日,嫦娥三号再次进入月夜休眠状态。叶培建说,着陆器正常,但巡视器玉兔状态不那么让人兴奋。“我们盼望它再次醒来。”

  对于玉兔遭遇的“技术故障”,叶培建说,作为航天人,我们有很大的歉意;航天探索有很多未知数需要人类探索,很多问题要重新认识。

  譬如,月球环境之恶劣。“人类对月球复杂的地形和地貌、辐射、月尘、温差等认知尚少,这些可能导致通信中断、方向迷失、车体无法动弹等病症。”他指出。

  未来玉兔会否“回家”?叶培建说,不会。

  会不会送新的“玉兔”到月球?叶培建说,从长远看,有可能的,对月球的探索才刚刚起步。

  中国没有月球基地计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强调,向着探月工程总目标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建立月球基地的计划即将启动?

  叶培建说,没有月球基地计划。但从科学发展的规律和探月工程技术的规律讲,如果有人能“落”在月球上,作短暂停留,将来终归是要发展到“长期有人居留”。那么,就必须给他们建立可以长期生存的地方。

  看好社交媒体的航天科普功能

  由新华社对外部与果壳网共同打造的“月球车玉兔”微博,在海内外引广泛反响,被认为是中国太空计划公关的“意外成功”。

  该微博以玉兔第一人称“我”拟人化微博播报中国探月计划,引起人们广泛共鸣,无数网友为玉兔的故障而落泪,为它的醒来而欢呼。

  叶培建对此评价说,社交媒体不仅发挥了航天科普的作用,也让公众更理解航天人工作之不易。“正面推进航天事业,鼓励了航天人,传播了正能量”。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