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方晴 通讯员周伟)昨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学术论坛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举行。六位学者从经济战略、贸易投资、国际关系、互联建设、文化历史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21世纪海上丝路广东“桥头堡”。
学者们指出,广东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应率先做好“东盟文章”,大力发展与陆路比翼齐飞的对外贸易海上经济带。
率先做好“东盟文章”
省社科院历史所所长李庆新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与欧美发达经济体的联系成就斐然,然而作为中国发展对东南亚关系的主力,不及邻近省区广西、云南、海南等做得有声有色。他呼吁道,广东应该通盘统筹,远近兼顾,做好“东盟文章”和“海洋文章”。
怎么做好这两篇文章?李庆新列出“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八字方针,在做好顶层制度设计的同时激活企业、民众参与的活力。另一方面,利用广交会平台,打造与“博鳌论坛”相匹配的国家“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论坛”,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与海洋经济。
减少贸易规则障碍
中山大学港珠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毛艳华作了以“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投资便利化与政策安排的演讲。据统计,2012年我国与海上丝路沿线各国贸易总额高达6900多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总额的17.9%。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进一步加深,中方正争取2020年双方贸易额达1万亿美元。
毛艳华建议,从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A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贸易协定借鉴经验。他认为,协商贸易投资便利化合作的首要工作是便利化能力的培养,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构建多层次双向协同机制。
打造“环南海经济合作圈”
省社科院产业所所长向晓梅建议打造升级版的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核心区——“环南海经济合作圈”,把南海建成南海经济合作圈的“内海”,让广东发挥双向桥头堡的作用。
她指出,未来5年的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战略有4个重点:外逼改革、产业合作、文化弘扬、生态共建。围绕新海上丝路深化改革,为广东再创对外政策新优势;推动环南海经济圈合作,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拓新路;打造“四点一线”丝路游,为潮州古巷、广州十三行、阳江南海一号、徐闻古巷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
建设海上码头综合体
广州市社科联主席顾涧清列出三个设想:探索第三亚欧大陆桥建设,连接东亚、东南亚、南亚,横贯亚欧非。首先设计一条以广州南站为起点,连接河内、万象、金边、曼谷、吉隆坡,直到新加坡的高铁路线,建设一条“广州-新加坡经济走廊”。
第二是建设“海上驿站”。利用“海洋建筑物新型海洋平台”技术,在广东和东盟的港口城市分步实施和打造新型的海上码头综合体,先在汕头、汕尾等进行试点。第三是推广广州地铁的成功经验,探索参与东盟国家城市的地铁建设。
与东盟交“新朋友”“好朋友”
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所所长丘杉,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向与会人员讲解了“海洋伙伴关系”的内涵,即深化战略互信,拓展睦邻友好,加快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金融合作与风险防范,稳步推进海上合作,密切人文、科技交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丘杉认为,广东和东盟关系的性质,在相当大程度上将决定我国是否能够在亚太地区扮演一个“领导者”的角色。广东应首先集中在东盟中的“大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等国交出“新朋友”、交深“好朋友”。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