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昨日发布

2014年02月25日07:28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昨日发布

  央广网北京2月25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就业增加、物价稳定、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

  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全年实现经济增量49375亿元,同时,各季度增速始终维持在7.5%—7.8%的合理区间内,最高增速与最低增速的差值只有0.3个百分点,波动幅度明显收窄。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呈现出整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经济增长7.7%,物价控制在2.6%,这样一个搭配是非常不容易,而且某种程度上在全球也是独领风骚。”

  马建堂表示,国民经济在2013年中期开始能够稳住并逐步向好,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央积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

  马建堂:“在稳定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结构调整要发展的潜力。”

  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比第二产业高2.2个百分点,出现了历史性的积极变化。第三产业比重的加大,不仅是消费结构升级不断加快的客观反映,也是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不断推进的结果。去年,国务院出台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指导意见。工

  信部副部长毛伟明:“严禁准新增产能,坚决停建违规在建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列入2013年公告的19个行业落后生产线完成关停。”

  统计公报显示,去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幅再超城镇。

  细读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统计公报》,人们可以发现很多变化。我们现在连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请他来做一下解读。

  主持人:盛来运司长你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以后,我们看到有很多新的统计口径、指标和数据,为什么要做这些调整?

  盛来运:好的主持人,与上一年相比,2013年的统计公报有很多亮点,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反映2013年经济运行的新情况和新特点。主要有这样几个变化:“首先是更加突出反映民生方面的数据,像原来人口与社会保障,人民生活社会保障这个内容往前放到很突出的位置,同时为了更好的反映城乡统筹,反映一体化发展的情况,更加全面的反映城乡居民的收入情况,增加发布了城乡一体化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个数据。

  第二个方面改进主要是增加了反映转型升级方面的指标,主要是增加了一个GDP与从业人员的比值比重,也就是反映生产率方面的指标,因为我们现在这个经济阶段中间是要更加的强调转型升级。

  第三个方面就是增加了一些反映互联网及其新业态发展的情况的一些指标,例如增设了手机上网的人数以及快递收入这个指标,更好的反映互联网与网购的一些情况。

  第四方面就是增加了反映服务业贸易方面的一些数据,以前我们的公报主要是反映货物贸易,进出口这些方面的一些指标。与此同时就是为了方便大家使用数据我们是第一次发布了以人民币计价的货物进出口数据的这些指标,因为人民币是我们的法定货币。

  第五方面的改进就是优化了人口结构方面的数据,以前我们是人口数据是0到14周岁,还有15到59周岁这些方面的数据,这次我们把人口的数据做了些调整,由0到14周岁调整成0到15周岁,原来的15到59周岁调整为16到59周岁,然后60周岁以上数据,这样就更好的跟劳动法衔接,也更好的反映我们国家的劳动资源的状况。

(来源:中国广播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