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2月24日电(记者王博)甘肃自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两年来,省市县乡各级联村单位共为群众办实事54.3万件,集中解决了吃水、行路、住房、看病、上学等方面的一大批“老大难”问题。
这是记者从23日下午召开的2014年甘肃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大会上了解到的。
从2012年2月开始,甘肃省委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58个贫困县、8790个贫困村为重点,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两年来,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当参谋搞规划、筹资金建项目等措施,兴办了一大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
资金短缺是长期困扰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难题,“双联”行动开展以来,甘肃省累计发放涉农贷款300多亿元,其中双联惠农贷款发放额度达67.7亿元、受益农户达10万多户。同时,与国家开发银行达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合作协议,涉及资金总额800亿元。
甘肃省联村单位和干部还积极引入“外援”,目前已经有来自福建、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四川等省份的103家企事业单位与甘肃省56个县结成帮扶对子,不仅带来了资金、项目和先进技术,而且带来了新的发展理念、工作思路和致富经验,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的发展。
通过帮扶,去年,甘肃省58个贫困县农民收入平均增速高于全省水平,全省减少贫困人口140万人,有2个县区实现整体脱贫。“双联”行动已成为当地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服务群众的“直通车”、培养锻炼干部的“大课堂”。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