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绿色武陵”续写桃花源传奇

2014年02月11日07:37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绿色武陵”续写桃花源传奇

游客在酉阳桃花源景区酉州古城游玩。记者 张其宏 摄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里所述“世外桃源”的原型——渝东南武陵山区。然而,相当长时期里,这片中国文化的精神家园,真实的写照却是长期的贫困落后。

  日前,记者深入武陵山腹地调研了解到,近年来,在消除贫困,追赶发展的道路上,渝东南武陵山连片特困区决然改变发展思路,从过去与发达地区比拼大工业、大招商、大开发,转而发挥生态比较优势,推动绿色转型已成为渝东南地区的共识,深锁“闺中”的绿水青山正在变现成“金山银山”。

  跳出“在发展中落后”怪圈

  “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的民谚,是对渝东南贫困状况苦涩而形象的描绘。渝东南地区是武陵山连片特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鄂湘黔部分市县相邻,包括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石柱等6个区县,幅员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是重庆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这里群山连绵,沟壑纵横,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贫困人口分布广,贫困程度深,贫困类型多。

  长期以来,当地干部群众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精神,努力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取得显著成就。但是,由于缺乏科学准确的定位,试图“复制”发达地区成功经验的渝东南各区县也遭遇了不少挫折:一些地方热衷于追求GDP增长,在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大搞“工业立县”、“大招商”、“大引资”,结果经济没发展起来,反而破坏了生态环境,始终没有跳出“在落后中发展,在发展中落后”的怪圈。

  以酉阳县为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该县大规模种植烤烟,建设烟厂,成为支柱产业。后来,国家对烟草工业进行结构调整,关闭小厂,酉阳烟厂并入到黔江烟厂。为弥补关闭烟厂的损失,县里规划建设一个30万吨纸浆厂。但是,生产1吨纸浆需要4吨木材,意味着每年要砍掉上百万方林木,这对于林木蓄积量只有900万方的酉阳来说,生态损失难以承受。

  经多方论证,酉阳不得不放弃造纸项目。2008年,酉阳县又提出了“工业强县、林木富县、旅游兴县、环境立县”战略。这四大战略以工业为先,先后搞了“一区四园”。但推进了两年,没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出现了土地违规、财政负债上升过快问题。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庆育认为,在生态环境脆弱和水资源短缺地区,仍以工业化方式赶超跨越,以拼地价、牺牲环境等方式换取短期增长。具体到渝东南地区,由于历史、区位、基础设施等多重制约,一直以来发展滞后,没有上规模的工业,以传统农业为主,6个区县均为国家贫困县。因此,在工业化追赶提速中出现一些急功近利,甚至掠夺式开发的情况,也就不难理解。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