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应对:防范适度有序,不恐慌不松懈
既要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又要防止“误伤”家禽行业,两者之间如何作出“科学反应”?
首先要做好疫情监测。卫计委、农业部均表示要开展疫情排查和病毒监测,及时发现疾病传播特征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应对要有效有序有度。
坚持信息公开透明,这是我国经历非典后形成的一个重要理念。“如果卫生部门捂住信息不报,疫情发展最后带来的健康风险由谁承担?”广东盈科律师事务所陈北元认为,卫生部门疫情通报自然有必要,但公众要理性看待病例通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
加强活禽市场的监管。张仲秋指出,要建立并严格执行定期休市、清洗消毒的制度;鼓励在活禽市场建设专门的屠宰间,消费者买鸡鸭后集中宰杀后再带走。
冯子健指出,有鸡只交易、转运的地方,最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公众应该避免与活禽接触,特别是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人群。尽量不要购买活禽,食用禽肉建议选择白条鸡、冰鲜鸡等产品。
此外,还有专家建议,通过财政补助、贴息贷款、保险等方式,解决养殖业场户的困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记者吴涛、于文静、扶庆、肖思思)
(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