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东南部的旬阳县位于秦巴山脉东段,山区的陕南汉子们自古以来以种地为生,见过的最大一条江也只是穿城而过的汉水。
十五年前甚至更早,不知是谁率先穿越1400多公里的路程,从内陆来到浙江东海岸打工,在奉化莼湖这个小镇上发现了中国第一渔村——桐照的用工需求。
从此,在码头踏上一条渔船,开始捕鱼为生的打工生涯成了一种被广为看好的选择。苦是苦了点,但工作稳定,收入与其他工作相比还算丰厚,源源不断的陕南老乡来到桐照码头寻求谋生之路,旬阳县小河镇金坡村的村民杨秀峰也在前辈们的指引下告别庄稼地,奔向了千里之外的东海。
他出海捕鱼,平均两个月靠岸一次,如今已经在海上漂泊了十年。
每年他只回一次老家,通常是大年三十这天赶到,初五又开始返程。意外的是,今年渔船刚刚靠岸,他接到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电话。
回家前的准备
勾起了工友们的思乡情
总理来电时
杨秀峰一边道谢一边把手机举得高高的好让更多的人听见
26日,杨秀峰所在的“浙奉渔12063”渔船刚刚结束两个月的捕鱼航程在海岸边抛了锚。
杨秀峰是这条船上的副轮机长,船上一共13个人,船长林金辉知道,今年他们返航有点晚,船员们早已思乡心切。
十五年前,当林金辉刚下海时,一条船上还全是本地人,而近几年随着捕鱼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船上超过一半的人是异乡客。
“船上又苦又累,长期不能回家。”林金辉说,“浙奉渔12063”的船员们从陕西、安徽、湖北各地集聚在一条船上,同舟共济任劳任怨为的是比普通打工者能多赚到一点钱。
27日上午,杨秀峰和船员们正在为靠岸后的渔船做整修,以备来年能顺利起航。他不知道,这时李克强总理已经在他家坐下,跟他的家人们围坐在一起亲切交谈。
李克强笑着问杨康(杨秀峰的女儿),想不想让爸爸回来过年。
杨康停顿了一下,小声说:“想。”
“想,那就给他打个电话吧!”李克强笑着说。
10:02,杨秀峰的手机响了,电话那头女儿说,“爸爸!有个大人物在咱们家!”
接过电话的李克强告诉杨秀峰,他的父母、孩子都很好,自己来看望他们,给他们祝福新年。
“希望你能够平平安安地回家!”李克强说,“春节肯定能回来吧?年三十能到家吗?”
杨秀峰告诉李克强,自己已经买好了回家的火车票,预计除夕前能赶回家。
李克强对杨秀峰说:“你在外面打渔,海上颠簸很辛苦。你给家里增加了收入,也给国家做了贡献。你们农民工不光是家里的功臣,也是国家的功臣!”
电话最后,李克强让杨秀峰转达了对其他工友的问候。
杨秀峰说:“我也祝愿天下父母身体健康,春节愉快。”
这段视频被放在网上,听起来杨秀峰的声音很平静。
直到过了一天,面对记者采访,他才说,是自己当时没缓过神来,“简直不敢相信能有这么隆重的问候。”
杨秀峰说,当时船上其他工友听说他接了一个大领导的电话,凑过来问,谁啊?他小声说,“是国家总理”。
接着杨秀峰按了手机免提,把这份喜悦与所有工友一起分享。
李克强说,希望他给其他同事都带个好。杨秀峰一边道谢,一边把手机举得高高的,好让更多的人听见。
“当时船上、岸上都沸腾了,那种激情无法形容,有人抢着说领导好,总理好,也有隔壁船的人跳过来看热闹。”杨秀峰说,当时他恨不得一步跨回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