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俗遇到环保压力
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说,过年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传统年俗之一,“有声有色”的烟花爆竹可以给春节带来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然而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让人们对烟花爆竹重新审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为避免给空气带来污染,很多人都选择少放或者不放烟花爆竹。
据了解,今年长春市烟花爆竹经营点减少了20%,并且在销售区域、销售形式等方面做出严格要求,还对建议集中燃放区域等做出了详细设置。为降低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长春市政府向市民发出少放烟花爆竹的倡议,这一倡议得到市民的积极响应。
在多方影响下,人们购买烟花爆竹的欲望也随之下降,不少市民表示今年不会购买或者只少量购买烟花爆竹。
不放烟花爆竹也能热闹过年
“追求年味也得服从环境和生态的要求,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施立学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市民对燃放烟花爆竹存在不小看法。有市民表示,在小区里燃放烟花爆竹既危险又扰民,还容易产生碎屑、废气等污染环境,“过年还是少放烟花爆竹,不给空气‘添堵’。”长春市民吴桐天说。
“不放鞭炮,从我做起”,在春节前夕,一系列呼吁少放、不放烟花爆竹的活动在长春市广泛开展,不少市民对过一个绿色的春节积极响应。“家人在一起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参与社区组织的活动等都能感受到过年的喜庆气氛,不必非要燃放烟花爆竹来追求年味。”长春市民尚雨林说。
如今,声光效果俱佳的电子鞭炮、录制有鞭炮声的音乐CD等作为烟花爆竹的替代品,不仅价格合理、使用方便,还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污染,在年轻人中间受到广泛欢迎。
传统的烟花爆竹究竟该何去何从?有专家建议,转型是必然选择。在今年吉林省政协全会上,施立学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过年燃放一般性烟花爆竹的建议”等提案,呼吁生产爆炸力小、安全无污染的小型烟花爆竹,既能放出年味,也保证安全环保。
(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