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别墅是为改造老街区筹资?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南捕厅历史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的规划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规划和评审会都早已完成,但2003年国家有关拆迁补偿政策调整,南京市政府拿不出钱,因此一度停滞。2006年,南京市再度重启南捕厅规划项目,时任领导提出“就地平衡”的原则。
“‘就地平衡’就是指‘拆的越多越能平衡’,由于南捕厅街巷本身就是住宅,所以政府决定不出钱,就地拆迁后造一部分住宅卖出去,然后将所获资金投入对其他旧房的改造和保护上。”上述知情人士说,“经过由设计、建设规划部门和一些领导参加的座谈会讨论,这个方案获得了认可,但参加讨论的人员有限,并没有包括考古学、文化、历史领域的专家。”
但是,这一方案的进展并不顺利。2010年左右,南京市29位专家,包括历史学家、考古学专家等,向中央有关部门写信反映老城南改造问题,表示上述方案会对老城区的历史文化、社会基底造成破坏。南捕厅项目暂停。
但也有专家认为,南京老城南历史上饱经战乱,建筑被破坏严重,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实际保护价值较差,难以成为“历史文化街区”。
“南捕厅三期工程北区按照当初规划修建成了别墅,有关部门希望将其变成高档会所或其他形式卖出去,以回笼资金做其他项目的保护或改造。因为这是个敏感地方,所以都造完了还没有批。”上述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前后,在上述南捕厅改造方案的基础上,有关机构对没有做完的改造区进行再次设计规划,设计思路为:少拆,能保留的建筑尽可能保留。但这一方案直至2013年年初才开始实施,即南捕厅四期规划。
禁不掉的别墅?
我国对别墅类用地供应的限制一直没有停止。
早在2003年2月,国土资源部就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加强土地供应调控,停止别墅类用地的土地供应。
2006年,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文件,明令禁止别墅等项目用地。同年,一位国土资源部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别墅是指“独门独户独院的那种,占地面积又相当大,容积率非常低的那种”——这在较长时间内被认为是带有官方色彩的、较为正式的别墅的定义。
2012年6月,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明确限定住宅项目容积率不得低于1.0(含1.0),从操作层面进一步关上了别墅类土地出让的大门。
但有专家表示,开发商对此仍然有一些变通的办法,比如可以通过统筹的方式,使整个地块符合容积率的要求,即将一个整体楼盘中部分地块建造高容积率的高层,从而使得另一部分用地能够符合别墅的用地要求。(《中国经济周刊》 赵磊 徐小萍 周书琪)
(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