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浙江人大代表: 把“山水”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014年01月18日14: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浙江人大代表: 把“山水”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中新网杭州1月18日电(记者 童静宜 实习生 李婷婷)2013,是充斥着雾霾、污水、垃圾等“不健康”字眼的一年,各种城市顽疾催生的生态保护话题也一直未停歇。在正在举行的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生态保护”亦成了丽水代表团的聚焦点。

  发展生态经济才能守住绿水青山

  浙江省人大代表、丽水市委书记王永康在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丽水代表团讨论会上指出,丽水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该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并且要在保护青山绿水上作出表率。

  浙江省人大代表、丽水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志平也表示,“不以GDP论英雄”成了丽水发展的一个契机。“这让我们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选择余地,从而集中更多精力发展生态经济。”他认为,发展生态经济是丽水唯一的出路。

  那么,到底什么是生态经济?

  黄志平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生态经济是一个大范围的概念,概括来说就是“3+3”生态产业体系: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服务业、生态文化和休闲养生养老。

  转变,成了发展生态经济的工作重心。“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生态工业作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的启动点,认真做好加、减、乘、除法四篇文章。”黄志平说,要从丽水实际出发,减掉、除去一些高污染、不符合生态要求的项目,从招商引资上设门槛,做到“宁缺毋染”。另外,相对应的,加上一些生态制造业、旅游业和服务业的推进发展,以补足缺口。在他看来,不以GDP论英雄,发展生态经济,才能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将旅游作为第一支柱产业

  位于丽水东南部的青田,也希望在发展生态经济上大做文章。

  在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丽水代表团讨论会上,浙江省人大代表、青田县长戴邦和表示,要把抓好生态环境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而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要把旅游作为第一支柱产业来培育。”

  在外人看来,青田在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上可能拼不过丽水其他县市。那么,青田又为何对旅游业情有独钟?

  戴邦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事实上青田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一面。“沿着瓯江边走,就会有许多奇光异迹,小溪、岩石、建筑……青田的好风光俯拾皆是。”此外,他提到,青田的小舟山梯田也刚刚获评“中国美丽田园”梯田十大景观。

  “我们并不缺资源,我们只是还没开始‘包装’而已”。在戴邦和看来,只要基础设施条件上去了,资源得到利用了,青田的“后劲”是很足的。

  他强调,青田在人文内涵、区位优势上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他们在建设和开发旅游工程项目方面也是先行一步。如今年即将动工的千峡湖水库,将会聚集高峡出平湖的美景、人造的欧陆风情、完善的基础设施,“相信3—5年后,这些景观都能达到5A景区水平,游客也一定络绎不绝。”

  此外,浙江省人大代表、遂昌县县长何卫宁在发言时也指出,改革开放35年,经济发展速度很快,GDP总量也很可观,但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生态危机。

  “这些年,我们的发展到底是快了还是慢了?我们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百姓喜的是什么、忧的又是什么?”在何卫宁看来,“中国GDP速度”是以失去蓝天碧水和绿水青山为代价的。

  然而,丽水的优势、潜力、希望都在山水上,遂昌发展也是得益于山、受益于水。因此,他强调,如何把山水、资源、生态的优势转化为商品、资本、经济的优势,把美丽的山水资源转化为生产力、以生态经济助推山区跨越发展,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