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信息就是黄金 灾情就是命令——记上海奉贤区奉城镇气象信息服务站

2014年01月18日07:55    来源:气象局网站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信息就是黄金 灾情就是命令——记上海奉贤区奉城镇气象信息服务站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顾品强 费蕾

  2013年11月上旬,随着水稻开镰,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1870公顷单季晚稻平均每公顷产量达8775公斤,实现产量“十连增”。

  殊不知,单季晚稻生长期间曾遭遇暴雨和历史上少有的极端高温、干旱天气袭击。针对自然灾害,奉城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及相应的农事建议,奉城镇农业技术部门据此在水稻分蘖阶段至后期,及时采取了灌水护苗、增施氮肥等措施,稳定了水稻产量,仅此一项就使全镇增加收益186.9万元。

  天气信息是个宝

  奉城镇有41个行政村,是奉贤区最大的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于2011年6月。两年多来,它像末梢神经,敏锐而迅速,在气象灾害预警传播、灾情调查、农作物信息收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3年5月24日,“三夏”工作全面启动,前几天,奉城镇小麦收割进度较慢,到5月28日仍有6成以上小麦尚未收割。

  2013年5月29日一早,奉城镇气象信息服务站接收到奉贤区气象局通过短信平台发布的“未来天气前期多晴少雨、后期多雨”的信息后,马上向镇分管农业领导汇报并建议在6月5日前将麦子收晒入库,防止5日以后多雨天气导致麦子倒伏、霉变等,并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农户们。

  经过农户们日夜抢收,全镇小麦快速收割,当降水如期而至时,已经全面完成了小麦收割。

  其实,除了及时发布信息,收集和反馈专业生产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是该服务站一项重要的工作。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等,都要看天气。

  奉贤区气象局聘请的兼职农情信息员王红梅每周一都要赶在中午前,把上一周小麦、水稻等作物的苗情、气象灾害影响和下周农事活动等进行汇总,按时上报区气象局,即便有时候遇到出差、开会,她也会提前做好“功课”,从不影响农情信息传递上报。正是她的这份执著,为全市及区气象局制作有针对性的气象为农服务产品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农作物生长关键期,区气象局农业气象科技人员总要下田调研,王红梅就主动当起了联络员,安排田块、联系村干部和农户,并给气象局派来的人员介绍苗情等。

  站员协作减灾情

  宋彩霞是奉城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自从被聘为奉城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协理员后,她更是关心天气信息和基层农业生产情况。

  雷电灾害一直是辖区内家用电器遭受损坏的主要原因。2013年6月23日和9月13日出现的强雷电天气,造成部分村民家用电器损坏。灾情就是命令,身为气象协理员的宋彩霞,第二天一早就忙碌起来,组织各村气象信息员抓紧收集每个村受灾情况,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灾情上报区气象局,同时还协助相关人员为参加灾害财产保险的村民进行理赔服务。

  2013年10月8日,“菲特”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造成村民房屋不同程度损坏,农田受淹情况甚为严重。暴雨当日,宋彩霞冒着大雨实地查看受灾情况,及时收集和上报灾情信息,为气象部门开展决策服务提供了第一手材料,最大限度减少了台风造成的损失。

  不仅仅是宋彩霞,在站员的精诚合作下,2013年,奉城镇气象信息服务站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气象信息服务站。

  正如奉城镇气象信息服务站站长所说,农业气象信息的及时发布和传送,越来越受到农业干部和广大农户的欢迎,由此所产生的气象服务效益不能低估,镇气象信息服务站的建立极大提升了基层农业气象服务能力。

(来源:气象局网站)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