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1月17日电 (见习记者 李梦清)“多走路、少开车;不燃放烟花爆竹,改放电子鞭炮;房前屋后尽量种花种草;厨房烧菜减少油锅大火煎炒……”17日,在浙江省两会上,面对当前“烟雾缭绕”的大气环境,有代表建言发起倡议书助推雾霾防治,而代表、委员则应该作为带头人先行动起来。
上世纪50年代,英国工业快速发展,导致雾霾频发,直至某歌剧院在一次演出至半途中,由于看不到舞台上的演员而停演,打开剧院大门只见雾霾满天,交通瘫痪。
而在当下中国,雾霾也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空气质量指数纷纷“爆表”,各大城市惨遭十面“霾”伏。
经济发达的浙江,也成了雾霾圈下的重灾区。如何防治雾霾,成为近日浙江省两会上的焦点话题。
浙江省人大代表、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敏认为,雾霾天气一来影响交通安全,地面能见度低致交通事故频发;二来致气象变异,使区域气候反常;最重要的是会影响人体健康。
“尽快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制定空气质量指标、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细则,做到有法可依。”高敏还说,政府部门应建立区域间空气污染应急处理联动机制。如限制重污染企业排放,关停大型锅炉和工业设备,限制城市内的建筑工地运作等。
无独有偶,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系主任范柏乃也颇为关注此问题。他认为,由于大气污染范围广泛,扩散性极强,因此大气治理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划,应当根据地域特征,浙江省与上海、江苏合作,建立起长三角地区的协同治理机制,全面治理。
敦促政府行动的同时,高敏表示每个个体都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行动起来。
“多走路、少开车;不燃放烟花爆竹,改放电子鞭炮;房前屋后尽量种花种草;厨房烧菜减少油锅大火煎炒……”高敏建言可以拟定一份倡议书,其中的每一项内容是所有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的,而代表、委员们则要带头开始行动起来。
对于这样一份倡议书,在会场中讨论的不少代表们纷纷表示认同。不过他们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将此份倡议落实到实处。(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