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综合报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编纂出版

2013年12月27日15:52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12月27日电  全面反映我国历史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地理各方面发展演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1-3册)(简称《中国国家历史地图集》或《图集》)编纂出版,《图集》第一册现在正式出版;《图集》第二、三册编稿工作也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

《中国国家历史地图集》是1981年国家决定编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地图集》五种中的一种(其余四种均为现势地图集,已先后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1982年2月《图集》编委会成立,张友渔任编委会主任,谭其骧、夏鼐、侯仁之、史念海、翁独健任编委会副主任;谭其骧任总编纂,具体主持图集编绘工作。1991年谭其骧病重,经编委会同意,于1992年1月,由林甘泉、邹逸麟、高德组成总编纂助理三人小组,代行总编纂职权。同年,张友渔、谭其骧逝世。汝信曾短期署理编委会主任工作,旋由王忍之任编委会主任。中国社科院历史、近代史、考古、民族、宗教等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复旦大学,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军事博物馆及其他一些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数以百计的专家学者参加编稿工作,三十余位制图设计专家参加制图工作。这是一项跨学科协作的大型科研项目,也是一项多门类合作的大型系统工程。

《图集》30个年头。1982-1993年为开局奠基时期。编委会领导根据学科发展和国家建设客观需要,工作伊始就明确提出,《图集》应在中国社科院主持、谭其骧主编的八册本《中国历史地图集》以反映历代疆域政区为主的基础上,提升为全面反映我国自然历史地理与人文历史地理各方面发展演变,涵盖较为齐全的大型地图集。工作团队认识到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具有许多困难和问题的学术工程,知难而上,“以对祖国科学文化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图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1993年以后,由于出版经费未能落实,引发《图集》出版陷入危机。编委会领导依据总编委会“多渠道”解决出版问题的提示,冷静应对,努力维持工作开展。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首批成果。

《中国国家历史地图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尊重历史事实,客观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作为学术著作,《图集》认真贯彻百家争鸣方针,强调图上的画法和文字说明,属于作者、编者的学术观点,学术界有不同意见,欢迎展开讨论。

《中国国家历史地图集》全图集按地理要素分为20个图组,实际上20个图组,以各图组完成时间的先后分册出版。编入第一册的为民族,人口,都市分布,城市遗址与布局,气候,自然灾害等6个图组;编入第二册的为史前遗址,远古传说时代事迹、夏、商、西周遗迹,疆域政区,文化,宗教,古代战争,近代战争等7个图组;编入第三册的为地貌(江、河、湖、海岸线),沙漠,植被,动物,农牧,工矿,交通(包括对外交通)等7个图组。全图集共约1300余幅历史地图。

关于图集工作的艰巨复杂及在学科建设上所具有的开创意义,总编纂谭其骧1986年在向总编委会专门汇报时曾有所论及:“这部大型图集内容之丰富、篇幅之浩繁,编稿制图人员之众多,前所未有。如何使各个学科门类科学地反映在图面上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实在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作者每一幅地图都要付出巨大的劳动。首先是从浩如烟海的史籍中钩稽所需要的资料,在资料基本收集完备之后,又必须做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辨析工作,然后逐一表示到图面上,这中间又有许多不可少的斟酌和考虑,使每幅图真正建立在资料充分、立论准确、图面表示合理得当的基础上。”谭其骧说:“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浩瀚的典籍和实物资料,使我们有可能编纂一部内容翔实、丰富多彩的大型历史地图集。这是别的国家想编而无法实现的。”

《中国国家历史地图集》是中国历史地理学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重要著作。它不仅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图集》将帮助读者从广阔的地理环境的角度了解中国各方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也从长时段的历史角度认识中华民族所处地理环境的形成背景。它是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国国情的直观教材,也是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决策的参考资料。《图集》的出版将有助于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促进中国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

分享到:
(责编:常红、段欣毅)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