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 常红)中国社会科学院26日发布《中国社会发展年度报告(2013)》。报告包括:社会景气、社会包容、公众参与、城市公共服务包容性评估、社会管理绩效评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政府信任等方面。《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报告(2013)》调查研究表明,中国城市居民生活不断提高,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满意度得分为64.18,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信心度得分为75.33。公众生活需求结构正发生着重大转型,公众更加注重追求个人价值实现、注重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要求社会参与、尊崇社会道德等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
物价水平过高和食品安全隐患问题仍就为威胁公众生活质量的最大因素。据统计,52.5%的受访者对物价水平表示不满意(2012年统计结果显示,65.4%的受访者对物价水平不满意), 52.7%的受访者对食品安全状况表示不满意(2012 年统计结果显示,53.9%的受访者对食品安全状况不满意)。72.6%的受访者认为物价水平状况不会改变或者会变差,62%的受访者认为食品安全状况问题不会改变或者会变差。
就业不满意问题日渐严峻凸显。统计显示,与2012年相比,公众对就业状况不满意不满意程度提升,按照不满意程度,由第五位上升为第三位。其中,29.3%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63.8%的受访者认为不会改变或者会变差。
受访者对个人发展现状不太满意,对个人未来成就信息不足。公众对自我实现需求满意度最低,分值58.76;受访者对自我成就未来状况的信心程度最低,分值为60。
受访者对个人收入水平、住房状况较不满意。34.3%的受访者对收入状况表示不满意,28.6%的受访者对住房状况表示不满意。其中25-34岁年龄组中,31%的受访者对收入水平表示不满意,29.2%的受访者对住房状况表示不满意。
中等收入群体的生活满意度最高,高收入群体的生活满意度最低。中等收入群体受访者生活满意度为65.2,低收入群体受访者生活满意度为64.59,高收入群体受访者生活满意度为62.97。
城乡一体化程度有所提升,城市和农村户籍群体在城市的经济收入差距日渐缩小,但城乡户籍城市公共服务资源不均等问题突出。城市户籍受访者和农村户籍受访者对收入状况的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区别,而对住房状况、社会保障、医疗状况的满意度显著低于城市户籍受访者。
外地人的城市融入存在制度性歧视。外地受访者的客观收入状况和对收入状况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本地受访者。但是,外地受访者对住房状况、社会保障、医疗状况的满意程度显著低于本地受访者,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社会阶层化日渐明显,社会结构固化日益突出。受访者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声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社会客观方面呈现出显著的社会阶层化和社会地位一致性。而客观社会地位一致性越强,社会流动和社会变迁的活力越是不足,社会不平等问题越是突出,社会群体冲突紧张越是严重。
受访者对社会不平等和社会流动不足的主观感受日益强烈。生活质量的主观满意度和信心度与公众对社会结构和经济社会地位的主观感受存在显著的一致性。这表明,不仅社会不平等问题愈加突出,而且公众对社会不平等和流动性不足问题的感知度更高,社会矛盾爆发的可能性愈大。
网络成为公众的基本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改善了社会沟通和推进了社会信任。65.8%的受访者每天上网时间为1个小时及以上,也是信息传播、消费、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统计结果显示,经常上网群体对政府部门的满意度更高,人际关系和社会信任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有时上网”或者“从不上网”的受访者。三类群体对政府信任满意度分值分别为71.06、73.65和75.07。三类群体对人际信任满意度分值分别为52.67、54.86和57.4。三类群体对政府信任满意度分值分别为56.62、57.29和58.43。
社会规范的基础较为不足,公众的社会道德价值感模糊。据统计,9.3%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社会道德观念非常模糊,45.1%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社会道德观念比较模糊。29%的受访者认为一般,仅有10.8%较清楚,2.4%的受访者认为非常清楚。26.4%的受访者认为对社会风气表示“满意”,45.5%的受访者认为社会风气“一般”,27.1%的受访者认为社会风气“不满意”。
总之,2013年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基本满意,对未来生活改善较有信心。但是公众对个人生活现状的满意度低于对社会质量的满意度,对个人未来生活改善的信心度高于社会质量改善的信心度。这些现象提出了社会制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改革基础。如分生活领域来看,近两年公众对自我成就的满意度和信心度均低于其他领域,表明公众的生活诉求发生变化。这正呼吁一个开放、包容、和谐、公平的社会结构,一个能最大限度地照顾到大多数人利益的社会制度安排,实践公平正义、公正透明、惩恶扬善,推动机会均等、平等参与,有利于公众的成长发展和健康生活的社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