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再提“去产能”

陈沙沙

2013年12月27日09:30    来源:□ 本刊记者 陈沙沙 民生周刊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再提“去产能”

  过往“去产能”的主要方式是淘汰落后产能,但该方式却屡战屡败。“关键是要改变政府考核和官员激励机制,彻底消灭GDP崇拜和政绩饥渴症。”

  12月13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主要任务。外界普遍认为,在这幅“新改革元年”经济蓝图中,调整产业结构将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去产能”也将是最值得市场关注的结构性机会。

  会议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至今,总量和速度已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内部结构的调整才是要害。一方面要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实施创新驱动。

  如果“去产能”不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也将穷途末路,中国经济的顽疾无法治愈。然而,回顾十年来部分关于抑制过剩产能的红头文件不难看出,诸多行业可谓越调越“剩”。

  作为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年,2014年能否有效化解产能过剩、保持经济稳步增长,不仅考验着高层的决心,也考验着地方政府的“均衡”智慧。

  发展“顽疾”

  “到2015年,钢铁才淘汰5千万吨。煤炭最近发布的计划,两年之内淘汰3千万吨,力度太小,非常令人失望。”12月初的中江国际论坛上,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直言钢铁淘汰量过小,这已不是他第一次“炮轰”产能过剩。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到2012年底,国内炼钢产能约9.76亿吨。然而向松祚指出,根据某研究机构的调查数据,我国钢铁产能已突破12亿吨。

  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曾预测,到“十二五”末,我国钢材需求量将达到6.8亿至7.12亿吨,折合粗钢需求量为7.16亿至7.50亿吨。

  “从现状来看,钢铁企业的扩张冲动还在持续,2013年已开工项目510个。如果上述在建、设计、规划项目全部投产,我国炼钢能力将达到10.2亿吨,产能过剩问题堪忧。” 徐匡迪说。

  据《民生周刊》记者了解,业内人士关于钢铁真实产能的说法不一,但对产能过剩的严峻形势早已达成共识。

  今年10月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到,到2012年底,我国钢铁产能利用率仅为72%。而由于计算产能利用率时选择产能基数的不同,财政部网站发布的《2013年上半年产业经济运行分析及建议》显示,“钢铁产能利用率下降到67%左右”。

  按照业内说法,75%至80%之间的产能利用率为轻度产能过剩,70%至75%之间为中度产能过剩,而低于70%即为严重的产能过剩。

  更令人堪忧的是,钢铁行业只是产能过剩的冰山一角,当前产能过剩绝非单一经济周期现象。从传统的钢铁、水泥等基建行业,到光伏等新兴高科技产业,我国的产能过剩是普遍的、全方位的。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底,我国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3.7%、71.9%、73.1%和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

  “这个行业很早以前就应该大量兼并重组了。”在经历光伏产业“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后,业内有“东邪”之称的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如是说。他估测,去年中国光伏行业理论产能是40吉瓦,但销售量只有20吉瓦左右,即产能过剩了一倍。

  “我国有17个行业产能过剩,基本上都处于通缩的态势。”向松祚指出,伴随着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的经营状况非常严峻。高产能、高负债、低利润(甚至大幅亏损)、低资金运用效率和低资金周转速度,成为许多企业共同面临的危机。

  “现在产能过剩的行业都不赚钱,这非常可怕。”向松祚进一步介绍,工业增加值数据显示生产力的增速放缓,整体投资效率下降。“目前,钢铁行业整体负债3.3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1.4万亿,仅利息就得好几千亿。实际上,钢铁行业根本还不起,所以非常困难。”

  在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看来,这种状况持续发展下去,势必会加剧市场恶性竞争,造成行业亏损面扩大、企业职工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能源资源瓶颈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直接危及产业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到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大局。

  谁是隐性推手

  “非常奇怪的是,虽然整个钢铁行业面临高负债、产能严重过剩和几乎全行业亏损的严峻局面,行业却仍然继续扩张。”向松祚说。2013年上半年,仅钢铁行业就完成投资3035亿元,增长4.26%。

  多位专家表示,产能过剩,其体制性原因是政府主导型增长模式,亦生动地诠释了各地政府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典型模式。

  “在政府引导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它从需求方传来的信息就是要不断加大生产,导致钢铁、水泥这些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国盛证券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周明剑认为,政府干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能力过强,及地方间形成的恶性投资竞争,使产能扩张难以抑制。

  以钢铁行业为例,是何原因导致我国钢铁产能由2003年的近3亿吨扩大到2012年末的近10亿吨?

  钢铁产业链可纵向延伸到矿山、制品加工等多个环节,相关产业横跨冶炼、能源、装备、物流等众多领域,且对企业所在地区的房地产等也有重要影响。

  “可谓‘一荣俱荣’,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值可见一斑。”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钢铁研究院院长周家琮曾如此评价钢铁产业的重要性。

  原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仲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钢铁企业是地方政府税收和GDP考核的贡献大户,甚至一些还没拿到国家相关部门“准生证”的项目,在地方政府的保护下也能迅速开建。

  他举例说,一个以蔬菜基地闻名的县建了个钢铁厂。“一个100万吨的钢铁厂,最高时年纳税3—5亿元,一个县一年能有几亿的财政收入?”

  就这样,对GDP和政绩的“饥渴”,使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变得五花八门,且竭尽心力。其中常见的,是让开发区扮演急先锋的角色,地方政府再以土地优惠、税费减免和投资补贴等政策刺激各路资本涌入钢铁业;亦或是政府直接利用职权,成为企业扩能的推手。

  周家琮提到,在发改委宣布不再审批新的钢铁项目后,未批先建的西南某钢铁扩能工程却经省领导亲自赴京斡旋,拿到了通行证。其后,该领导亲临视察项目建设,工地亦扯出标语“再大的困难也要上,最好的办法就是干”。而标语内容,正是出自该领导语录。

  “又如,安徽六安市所辖霍邱县,县里本来财政窘迫,为鼓励某私企在当地投资钢铁项目,不惜违规决定地方财政补贴其数亿元。” 周家琮说。

  此外,2009 年和2010 年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也对形成目前的产能过剩现状难辞其咎。

  在“四万亿”投资带领下,企业盈利状况改善,固定资产投资热情攀升。2011—2012 年是行业前期投资产能释放的高峰时期,然而这时随着经济总需求的逐季下行,产能过剩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前钢铁协会会长吴溪淳曾直言:“没有四万亿投资,就没有今天钢铁产能的严重过剩。”

  高层开出新“药方”

  事实上,“产能过剩”四个字并非新词,从每年工信部一再发布的产能过剩预警可见一斑。然而多年来,“去产能”始终“雷声大,雨点小”。

  以钢铁为例,早在2005年,国家发改委就提出《钢铁工业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加快结构调整的通知》。如严格按照该通知,“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产能将控制在4亿吨左右,拟淘汰1亿吨落后炼铁生产能力、5500万吨落后炼钢能力。

  然而,在随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国钢铁产能迅速超过4亿吨规模。此后,每年关于抑制钢铁行业产能的“红头文件”如约而至……

  2011年,工信部制定“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其中淘汰炼铁落后产能4800万吨、炼钢4800万吨。

  今年10月15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作为产能过剩重灾区,钢铁行业未来5年拟压缩总量8000万吨以上。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表明,过往“去产能”的主要方式是淘汰落后产能,但该方式却屡战屡败,并未触及产能过剩的根源。

  如何改变去产能的困境,向松祚认为:“关键是要改变政府考核和官员激励机制,彻底消灭GDP崇拜和政绩饥渴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则认为:“根本化解办法是靠市场机制,使市场优胜劣汰的作用能够发挥出来。”

  而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强调了产业结构调整要双管齐下,一方面要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实施创新驱动。“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是创新”,这一提法,被很多专家和业内人士解读为为落后产能行业的转型指出方向。

  对此,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认为,化解产能过剩与实施创新驱动同步,将化解产能过剩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但有别于朱镕基时代的快速集中去产能。本轮过剩产能的去化,或主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与政府作用的结合。

  “未来的经济增长,不再依靠投资和出口,也不再依赖大量的生产要素投入,而必须依靠企业的技术创新。较当前的时代来说,存在很大的创新空间。”周明剑强调。

分享到:
(责编:唐芊尔(实习生)、段欣毅)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