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北京天通苑北站高峰期安检难 专家:设人脸识别

阎欣雨 刘春瑞

2013年12月20日08:35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北京天通苑北站高峰期安检难 专家:设人脸识别

昨日,地铁13号线龙泽站,早高峰乘客在站外的进站棚中排成迂回长队。新京报记者 郭铁流 摄

  昨日,地铁13号线龙泽站,早高峰乘客在站外的进站棚中排成迂回长队。新京报记者 郭铁流 摄

  1小时1.4万人 天通苑北如何安检?

  地铁天通苑北站早高峰进站难,客流大无法一一安检;专家称若实施“人、物同检”,需简化安检流程

  近日,北京市下发了《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工作方案》,《方案》提出,率先在天安门东、天安门西两站实施人、物同检,并且将在天通苑北站、西二旗、龙泽等有条件的站点设置车站站前广场安检点,实施地面安检。并将尽快做到所有车站实现人、物同检。

  据地铁5号线天通苑北站统计,早高峰一小时内进站人数达14000人。昨日,新京报记者走访发现,目前该站“检物”都难以实现。5分内500名进站乘客,仅11人接受了安检。如果实行人、物同检,这些车站将如何应对随之而来的客流压力?

  ■ 探访

  5分钟500人进站11人安检

  天通苑北站是地铁5号线始发站,紧邻大型居住区,早晚高峰时段客流密集。据站内工作人员统计,每天早上7时30分至8时30分是客流最密集的时段,在这一个小时时间内,进站的人数达到14000人,整个早高峰期间进站人数一般在2万多人。

  早高峰进站要挪10分钟

  天通苑北站工作人员介绍,从早上6时,站内客流就开始增多,6时30分会有一个小高峰,大批乘公交来换乘地铁。而后是7时到9时的早高峰。

  5号线在天通苑居住区设有3个站点,分别是天通苑北站、天通苑站和天通苑南站。据新京报记者观察,早高峰时段的客流不仅来自于天通苑居住区,还有天通苑以北的北七家居住区,以及更远的郊区,也有乘客因为路程较远,为了有座位,专程从天通苑南站或天通苑站赶到始发站乘车。

  早上7时40分,记者从天通苑北站的限流通道进站,经过9段来回的蛇形通道,排到进站刷卡机前用时将近10分钟。

  500人进站3人主动安检

  天通苑北站共有3个进站口,两个主进站口设有2部安检机,一个老幼病残孕进站口由一名安检员对乘客进行手检。

  在两个安检口,主动接受安检的人十分罕见。新京报记者在其中一个安检口进行统计,在5分钟内大约通过500人,只有11人接受了安检机检包,其中8人是因为提大件行李才接受安检,只有3人为主动安检。

  有乘客说,因为人流大,大部分乘客直接被挤进站,来不及把包放在机器上。站内工作人员说,很多乘客因为早上着急上班,不愿意花时间在安检上。

  据新京报记者探访,在天通苑站、天通苑南站,早高峰的安检情况与天通苑北站基本一样。

  手持安检仪只“检”不“查”

  据新京报记者观察,从乘客把包放上安检机到安检完取包,大概需要5秒钟,而不接受安检的乘客通过安检机需要2秒。为了节约3秒钟的时间,很多乘客无视安检机的存在。

  对于这一点,安检员们也十分无奈,每隔10几秒,他们就要重复“大包、小包请过机安检,谢谢配合”,但是对于早高峰时间匆忙的人群来说,并没有实际意义。

  新京报记者发现,在天通苑北站,每个安检机的旁边还站了一位手持安检仪的工作人员,用手检设备对乘客的包进行扫描。每扫一下手检设备都会发出滴滴的响声,但并不会拦下乘客。

  安检员告诉记者,其实只要包内有金属物品,设备都会发出响声,但面对庞大的客流,无法让每个乘客把包打开,全靠自觉。

  ■ 声音

  地铁安检员

  安检靠自觉 劝说无效起冲突

  天通苑北站工作人员说,目前还没有接到站前设置安检点的通知,也没有听说会实施人、物同检。如果进行这样的改造,一定要出台更有效的安检措施来应对大客流。

  这位工作人员坦言,说到底乘客的安检意识太薄弱了,另外,仅靠两台安检机、每天10个安检员的劝说无法让所有乘客进行安检。

  工作人员说,每天一上班,心都在嗓子眼,真担心这么大的客流出点什么事,但是安检这件事确实很难控制。乘客进站不安检只能劝说,不能生拉硬拽,就在前段时间,有位乘客不安检,工作人员拉了一下,结果乘客把这个工作人员打伤住院。

  地铁专家

  人、物同检难以应对大客流

  北京交通职业学院城市轨道运营管理专业项目负责人于涛表示,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有必要增加安全性,所以才会有“人、物同检”的出现。

  于涛说,“人、物同检”的安检方式不便于大客流通过。北京地铁早晚高峰客流量非常大。“人、物同检”会拉长人们进站的时间。现在在某个地铁站做试点,有可能客流量少看不出来,但未来如果所有车站铺开,给车站带来的压力会比较大。所以这还会有一个过程。

  于涛说,像西单站等重点车站,每天的客流量达到几十万,如果一个人增加2秒的安检时间,累加的时间会非常大。即便在客流量比地铁少得多的火车站,在春运时实行“人、物同检”也是抽查。

  于涛表示,当然从安全角度来讲,“人、物同检”是一个趋势,若要实行需提升安检设备性能,简化安检流程,减少进站客流压力。

  ■ 建议

  安检升级可实施“人脸识别”

  铁科院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在某些重点区域、重点车站采取“人、物同检”的措施,防止恐怖活动等是有必要的。但所有车站都采取这种方式与地铁作为公共交通的快速、便捷的基本功能是相悖的,会带来效率过低的问题。

  该专家表示,如果运营部门根据每分钟的客流量,计算需要安装多少个安检门,这样还好。但目前由于安检口较少,可能造成早晚高峰乘客大面积排队,引发乘客与安检员的矛盾,最后安检妥协,使安检流于形式。此外,北京很多地铁站不具备人检的条件,临近大街,排队过长很容易引发别的事故或问题。

  该专家建议,应采取其他方式取代“人、物同检”的方式,来加强安防。例如通过暗访、观察的方式,以及自动人脸识别系统,对重点嫌疑人重点监控。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阎欣雨 刘春瑞

分享到:
(责编:段欣毅、申亚欣)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