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廉洁化
百件民生实事惠民生解民困3
本报讯 (记者汤南 通讯员穗纪宣)今年以来,广州市民政局按照广州市党风廉政建设暨廉洁广州建设领导小组的布置,制度、科技、文化、教育、监督多措并举,完成治理殡葬行业收受“红包”、建立老人入住公办养老机构轮候制度等十件民生实事廉洁化工作。
基本杜绝市属殡葬服务者收“红包”
市民政局纪检组组长、纪委书记方少平通报称,市民政局将廉洁要求纳入相关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合同、劳动合同中,市殡葬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以及市老人院、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医务人员与所在单位签订廉洁承诺书,作为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的补充部分,约定收受“红包”或医药回扣,一经查实,将解除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
此举立竿见影。目前,市属殡葬服务单位工作人员基本杜绝收受“红包”现象,治理市老人院、东升医院、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医务人员收受医药回扣成效明显。
打造慈善网公开慈善项目及募捐信息
今年,广州市民政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推动廉洁服务公开透明。目前,广州市社会组织登记、变更、年检、注销等业务全部网上办理;福利彩票投注站实行网上申请、审核、公示制度,方便了群众,提高了透明度。
全新打造广州慈善网,全面及时公开慈善组织、慈善项目以及募捐管理信息;在全国率先使用福彩公益金项目网上申报管理系统,实行立项前网上公示制度,扩大公众知情权、监督权。
完成了全市医疗救助信息管理系统与市医保系统、社保系统对接试运行;启动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信息系统建设,拟将全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全部纳入网上轮候办事平台进行轮候,做到公开公正。据悉,公办养老机构床位网上轮候办事平台计划于明年1月启用,方便市民随时登录查询轮候情况。
成立国内第一个地区性、民间性、独立的第三方慈善组织社会监督机构——广州市慈善组织社会监督委员会;同时,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定期对医疗救助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规范。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