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围事件:2013年“春不入春”春天来去匆匆
春天“集体迟到”
中国气象报记者 贾敏
4月初,一些南方网友晒春游的照片引得北方孩子“一片羡慕”。
春分已过,清明将至。4月上旬,北方大部依旧乍暖还寒,迟迟不见“春同学”的踪影。“去年这个时候早就已经穿上单衣了,今年穿着羽绒服都不觉得热。”家住北京的一位朋友埋怨道。
从气象角度上来说,当某地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大于等于10℃,这5天中的第一天就被认为是正式入春的时间。而今年,地处华北的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由于气温偏低,集体迎来了“迟到”的“春同学”。尤其是北京更是创下了1980年以来的最晚入春记录,4月11日才姗姗迈进春天大门,这比往年的平均入春时间偏晚了10天左右。而不单华北,今年,东北、黄淮以及江淮等地诸多城市的入春时间都较常年同期偏晚10到20天。
据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今年3月到4月初,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大部及西藏西北部部分地区的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1℃~2℃,局部地区的气温甚至偏低了4℃以上。华北,包括河北东部、北部部分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地的气温也都处于明显偏低的状态。
该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陈峪认为,今年气温偏低的主要原因是自去年冬天以来,冷空气的路径一直偏东偏北,冷涡长期盘踞在东北地区,不断引导冷空气入侵东北、华北以及黄淮等地。此外,从全球气温数据来看,3月到4月初,整个东北亚以及欧洲地区均处于温度偏低的状态。3月份,欧亚大部地区积雪偏多,尤其是我国东北地区积雪更是显著偏多。这也是导致东北华北等地气温偏低、入春较晚的原因之一。
由于入春偏晚,今年,华北的春天也显得格外“吝啬”。北京今年春天只有31天,较常年偏短22天。石家庄的春天只有29天,较常年偏短24天。而在东北地区,由于4月初气温偏低,土壤解冻迟,加上降水明显偏多,不少地方还出现了严重的春涝现象,影响了当地的农事进度。
(来源:气象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