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的慈城年糕生产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以其独特的历史渊源、传统工艺和地域优势,受到江南及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宁波市志上就有“宁波年糕柔滑细腻,昔以梁湖年糕、水底清年糕著称,今以慈城年糕为佳”的记载。
慈城年糕以优质粳米和水为原料,经种、选、浸、磨、蒸、舂、印等10道工序,以纯手工技艺制作而成。著名民间文艺家冯骥才说:“年糕是慈城食文化的历史名牌,是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慈城水磨年糕手工制作技艺已列入浙江省非遗名录。
百年老字号“冯恒大”是慈城水磨年糕手工制作技艺的代表之一,其创办的“慈城年糕历史陈列馆”内有实物300余件,展示慈城年糕的起源、历史故事、工艺特性、发展脉络等,使观众可以直观地了解慈城年糕手工技艺的形成、价值、传承。该传承基地还是江北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学生可以参观、体验做年糕的整套工艺流程。目前,该基地年接待游客在2万人次以上,已成为古镇游的特色景点。
为大力保护并弘扬慈城水磨年糕手工制作技艺,慈城镇将年糕文化与古镇文化、年文化结合起来,推出了年糕贺年卡,将宁波的年糕文化传送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慈城镇每两年举办一次大型年糕文化节,年糕文化节上有舂年糕比赛、年糕切片比赛、垒年糕比赛、中外人士做年糕迎新年等活动,游客们可以在糯米特有的浓郁香气中,通过摘、搓、揉,亲手做出状如猪、羊、鱼、元宝、如意的年糕,还可以品尝到原汁原味的特色民俗小吃。在第二届年糕节上曾做出长5米、宽1.15米、高0.35米,重2300公斤的“大块头”年糕,被评为“最大的水磨年糕”,并创下吉尼斯纪录。据说,制作这个“大块头”光米就用去了1600公斤,能供3000余人吃上一天;由18位师傅加班加点整整做了5天,用来做年糕的模板则花了一周时间才完成。 (甬 文)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