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禁令”之下,贺卡“寒战”

2013年12月24日09:35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禁令”之下,贺卡“寒战”

  节令之时互送贺卡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本身无可厚非。但近年来一些机关单位公款印制并寄送贺卡逐渐泛滥,印有单位名头、宣传语的贺卡变成了缺乏人情味的例行公务往来,有些贺卡甚至连一个手写汉字都看不到,与送贺卡的初衷背道而驰,不仅造成了资源和经济浪费,也伤害了贺卡文化。

  随着“公款贺卡”禁令的落实,贺卡产销急剧降温,贺卡设计、印刷、销售等全产业链的日子都不好过。贺卡销量大跌,市场反应冷清,就连中国邮政的贺年有奖明信片也未能幸免。“公款贺卡”的消失也波及到个人贺卡市场,除网上销售渠道稍有活力之外,不少原本销售贺卡的实体店铺已经转型或瘦身,市面上一卡难求已非个别现象。

  “公款贺卡”禁令是对贺卡行业的深度淘洗,打消掉了在公款长期扶持下贺卡业的虚假繁荣。有人认为,如果不是一直以来有公款支撑,寄送纸质贺卡这一传统交流方式恐怕早已落寞。

  不过,我们也应意识到,贺卡并不完全姓“公”,承载着浓厚情感的贺卡,依然是一些人喜爱并坚持使用的人际交流方式。以个人合理收入购买并寄送贺卡合理合法,不应在对“公款贺卡”禁令的片面解读之下,以一哄而上的方式把贺卡完全打压直至消失。

  在当今电子化时代,人们之间的问候往往被邮件、短信、微信等方式取代。这样的现状更凸显出弘扬并保护传统文化的紧迫性,寄送一张饱含情谊的贺卡也是一种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我们应看到正常购买贺卡积极的一面,以理性的态度保护并弘扬贺卡文化,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并使用贺卡,莫让本来美好的贺卡感到“心寒”。(刘硕)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